除夕的这4个习俗 除夕的寓意及来历是什么

旭日东升 , 朝阳普照 , 除夕的美好从早晨开始 。
《朱子家训》开篇即有:
“黎明即起 , 洒扫庭除 , 要内外整洁 。”
简朴的文字 , 凝聚了古人治家处世的智慧 。
迎着第一缕阳光 , 一家老小便开始了今年的最后一次扫屋除尘 。
清洗器具 , 洒扫庭院 , 掸拂尘垢……
整洁的环境带来着愉悦的心情 , 满脸的汗水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
正所谓 , 财不入脏门 , 心净人方安 。
扫尘的同时 , 我们还要清理一下自己 。
经过一整年的积压 , 不止房屋落尘 , 我们心底也或多或少留下了“储存” 。
一年到头了 , 正值辞旧迎新的当口 。
【除夕的这4个习俗 除夕的寓意及来历是什么】清除多余的烦恼 , 扫除不切实际的杂念 , 用一颗澄明轻快的心 , 阔步迈向新的一年 。

除夕的这4个习俗 除夕的寓意及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关于新年 , 印象最深的当属张贴年红 。
吃完早饭 , 稍作歇息 , 一家老小便开始了张罗 。
毛笔字写得好的爷爷 , 忙得团团转 , 被一家子人围观着写春联;
手巧的奶奶 , 认真地剪着窗花 , 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
前期准备好 , 紧接着便开始了张贴 。
看似简单的动作 , 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 。
调皮的孩子早就踩着高凳 , 接过爸爸涂好浆糊的年红跃跃欲试 , 摆好位置等待爸爸一声令下“贴吧” 。
这才贴好了一个 。
有些地方 , 还有把“福”字倒过来贴的习惯 , 寓意“幸福已到”、“福气已至” 。
《书经·洪范》中便有“五福”的记载 , 据说只有大气运之人 , 才能享有五福 。
浓墨重彩的年红 , 给整个家增添了许多兴旺发达的欢喜气氛 。
关于春联的起源 ,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
相传在东海有一棵大桃树 , 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 , 树杈一直伸到东北方的鬼门 , 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会由此进出 。
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 , 只要发现有害人的恶鬼 , 便会捆住他们 , 并丢去喂老虎 。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诗中的“桃符” , 便是两位神将的图像或者名字 , 除夕晚上悬挂在大门两侧 , 以期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
流传至今 , 便成为了我们口中的“春联” 。
心存美好 , 美好自至 。
这一天 , 人们把对新年的期盼写在春联上 , 既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 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 。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家庭 , 是每一个人都无法舍弃的社会关系;家人团聚 ,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在精神和心灵上得到安慰和满足 。”
老人眼看儿孙满堂 , 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 这是何等的幸福 。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 , 更是将这种幸福的感觉推到了顶点 。
只是听了厨房杯盘碰撞的声音 , 便有一种踏实的心安 。
贴完年红 , 眼看着夜色降临 , 妈妈一声招呼 , 全家老小纷纷围坐桌旁 。
蒸鱼、饺子、汤圆、年糕、炸肉、炖鸡、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