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窖如何储存冰块 古代冰窖是怎么建成的优质

揭秘古代冰窖 。古人的很多充满智慧的创意,今天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本期节目我就给大家说一说古代的冰窖是怎么回事儿 。众所周知,古代是没有冰箱的,但是古人却能把冬天的冰保持到来年夏天使用,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可思议了呢?


古代地窖如何储存冰块 古代冰窖是怎么建成的优质

文章插图
【古代地窖如何储存冰块 古代冰窖是怎么建成的优质】早在隋唐时期,冰窖技术发展很快,由官方组织挖窖藏冰 。这时的冰窖往往有十几丈身在冰窖里储藏着大量的冰块儿 。这种由政府组织挖的冰窖叫官教 。官教里的冰块儿主要是发给各级官员使用的 。政府给官员发兵就类似于现在单位给我们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古代每个衙门按人头凭票领用发放,而供应冰块的时间是从每年的农历5月初1~7月30,这也是政府给予官员的重要福利 。可是平民百姓就没有这种福利了,他们也没有实力来自己挖冰窖 。不过当时的人们已经会用硝石制冰了 。
消食制冰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消食溶于水中,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点 。但是这消食制冰过程麻烦 。按照史书记载,冰淇淋就是消食治病的产物,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消食制冰只可能制成冰沙或者是不太硬的冰块,只够一个家庭小面积实用 。而到了明清时期,存冰技术与方法与前朝有着很大不同了,制冰程序特别考究,每年立冬过后要先刷河,就是在河水还没上冻的时候,清理河床上的杂物脏物,然后等到河上结冰冻结实之后,就可以取冰块儿了,再将干净的冰块运送到冰窖当中储存起来,然后封地窖门,直到四年夏天取用 。

古代地窖如何储存冰块 古代冰窖是怎么建成的优质

文章插图
冰窖当中冰块儿的堆放和冰窖的密封是很有讲究的,要尽量不留任何缝隙,这样就可以减少导热 。而且冰块儿都深埋地下,泥土也不易导热,所以呢能把冬天的冰块储存到来年夏天 。要知道,在古代夏天,能够存兵与用兵的人家绝非是我们一般的家庭,那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有钱人家可以修建私人冰窖,这就相当于现在的空调了 。我们来看看皇家冰窖是什么样子 。
在满清入关之前,故宫被李自成破坏严重,所以故宫里的冰窖也遭到了破坏 。直到乾隆时期,政府才出资重修了故宫的冰窖 。故宫的冰窖容积为330多立方米,长大约11m,宽6m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冰窖 。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特别朴实,但它却藏有数万块冰块儿,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不融化 。另外,在正阳门外等京城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冰窖,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空调和冰箱成为许多家庭的生活用品,因此冰窖也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今天的故宫冰窖已经改为冰窖餐厅,供游客吃饭休息使用了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
关于这个冰窖餐厅,我也只是在网上看到过,并没有真正的去参观过或者尝一下他的菜品 。不知道正在听节目的朋友们有人去过北京的冰窖餐厅吗?如果有的话,不妨在本期节目下面留言评论,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