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三 )


3.“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 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 得往生” 。
因为解释净土法门的多是在宋朝之 后,尤以北宋时代较多,所以一般人都以 天台的思想来解释这几段文,对“一心不 乱”的解释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没有 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 。善导大师的著作有 流传到韩国跟日本,反而是唐朝末年之后 在中国就失传了 。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又 回到我们中国 。由于没有因缘看到善导大 师的著作,所以都用一般圣道门的教理来 解释“一心不乱”,把“一心不乱”解成 是禅定上的一心,功夫上的一心 。所以就 失去了“易行道”的原则,解释出来的当 然就不是“易行道”乘船的安乐法门了 。我们来看净土法门善导大师怎么解释 的 。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槃界”,他 说极乐世界是报土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只要进入这个境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得到 涅槃,所以说“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 杂善恐难生”,所有的法门都是“随缘杂善”,今天所遇到的是显教的就学显教的 法门,是密教的就学密教的法门,遇到天台 就学天台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禅宗就学禅 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什么就以什么样的法 门、什么样的功德来回向往生,这个叫“随 缘杂善” 。这样子的“随缘”而行,就是 “杂善”,就是“少善根少福德”,因此说 “随缘杂善恐难生” 。“随缘杂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那 什么是“多善根多福德”呢?善导大师接下 来解释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 复专 。”也就是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 佛”,不管你有功夫、没功夫,心清净、不 清净,出家、在家,都通通往生极乐世界 。因为你已符合“专又专”,已符合“一心不 乱”的条件了,所以“执持名号,一心不 乱”就是“称念弥陀专复专” 。所谓“一心不乱” 。一则不二,不二 就是专;不乱者,不杂乱,不杂,也是专 。所以只要我们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修杂行,就是一心不乱,而不是说降伏或断除见思二 惑那种功夫上的一心不乱,如果真是这样的 话,我们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 不是十方众生,而是只救度圣者了 。因为功 夫上的“一心不乱”不是“理一心”就是 “事一心”,能达到这种境界的那都已经是 破无明或断惑的圣人了 。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若要能够安心决 定、往生决定,必须先要了解阿弥陀佛第 十八愿的内涵,如果不了解第十八愿而学 净土,往往会有偏差,让我们无法安心 。因此对于“一心不乱”的行,我们要这样 的了解 。我是出家的身份,我就以出家的身 份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大家都是在家 的身份,就以在家的身份专一念这一句弥 陀名号 。我虽然出家,但还是贪瞋痴烦恼 强盛,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那我就以这样的身心去专念这一句弥陀名 号;在家的居士,如果烦恼很淡的,业障 也不深,一念起佛号就很清净,大家也以 这样的身心根机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根机专一地来念这一句 弥陀名号,这样大家都平等往生 。为什 么?你是善人,你也一样坐在阿弥陀佛的 愿船上;你是恶人,也是坐在愿船上;不 管你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出家还是在家,同样都是坐在愿船上 。我们往生是靠这一 句万德洪名,不是靠我们的身份 。我们到 了极乐世界之后,就通通舍掉身份,通通 依靠这句阿弥陀佛来登彼岸,来进入无为 涅槃的境界,同样成佛 。尽管在这娑婆世界有男众、女众的差 别,有智慧学问高低的差别,有善恶业障 多寡的差别,可是到极乐世界不靠这一些 来往生的,完全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 。有 这一句弥陀名号,即使是在家众也好,是 不会修行也好,心不清净也好,有思惑也 好,有见惑也好,或者连一品无明都没有 破除,都一样平等的往生极乐世界,到那 里通通平等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