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二 )


供奉阿弥陀佛之名,行、坐、卧,不分时间临近,舍一时,是正名之业,顺佛意 。所以,我们只需要念佛 。无论我们去哪里,住在哪里,坐在哪里,躺在哪里,无论你去哪里,当你做了一件事,你就可以念佛,所以你是一个佛教徒 。阿弥陀佛慈悲 。什么是“慈悲”?无条件的爱叫“大恩” 。所以在十八愿中,阿弥陀佛只讲了“十念”,并没有讲某个标准 。如果有标准,有的人能死,有的人不能 。所以我们的佛法不是日本净土,我们原本的佛法是阿弥陀佛的十分之一八 愿的法门 。第十八愿讲什么呢?讲“念 佛”而已 。善导大师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将第十八愿称为“本愿”,所以“本 愿称名”是善导大师所传下来的 。“本愿”的目的在哪里呢?阿弥陀佛 成佛的目的在哪里呢?在于一切众生只要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往生了,所 以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称念弥陀万德洪名,就是本 愿所讲的,也是本愿唯一的行持 。刚才我们说“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 所传下来的,但那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的创 见,而是龙树菩萨所讲的 。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在这一段话就直接点明“本 愿”这两个字,也点明“称名”念佛这 两个字了 。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 愿”,“第十八愿”就是“称名念佛” 。“本愿如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 怎么样的呢?“若人”是指十方众生,包 含圣人、凡夫,凡夫当中又包含善人、恶 人 。“念我”,念是意业,念南无阿弥 陀佛;“称名”是口业,称念南无阿弥陀 佛 。“自归”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归 顺弥陀的救度,把我凡夫罪恶的生命、生 死的生命、轮回的生命,完全归入阿弥陀 佛清净的生命、永恒的生命、不轮回的生 命之中,这个叫“自归”,简而言之,愿 生极乐就是“自归” 。所以这“本愿称名”也是龙树菩萨所 讲的,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本 愿”是龙树菩萨创造的吗?也不是!是释 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 。《无量寿 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 是指第十八愿的力量 。第十八愿没有讲其 他三学六度,是说“闻名欲往生”──听 到了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而愿生极 乐,从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话 “皆悉到彼国”──每一个人通通都能够 到极乐世界,而且从现在开始自自然然就 不退转了 。因此,《无量寿经》有讲“本愿”,然后龙树菩萨传承,善导大师再做结论性 的弘传,所以本愿不是日本的,是阿弥陀 佛的本愿 。本愿的条件就是“称名念佛”,没 有其他任何条件 。善导大师说:“意在众 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没有说要功 夫成片、梦寐一如 。如果需要这些条件的 话,请问阿弥陀佛要救谁?如果是这样的 话,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大还是小?所以我 们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好 。《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自古以来都被解释错误,因为他们都没有 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是以天台的思想 解释,或以禅宗的思想解释,不是以净土 的思想解释,所以都被误解了 。
《阿弥陀经》中有三段文自古以来长 期被误解:
1.“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 生彼国” 。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 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 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 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