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要继续维持负利率政策?( 二 )


尽管日元贬值引起日本方面重视,但日本央行仍在增加购买国债,以保持低债券收益率 。
对此,章玉贵认为,这显示出日本政府和央行的不同步调,反映出日本政界与财经界对日元走向与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歧日渐明显,“日本决策层对日元深度贬值可能引致日本经济大幅缩水、国民财富蒸发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担忧,希望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稳住日元汇率;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从技术和战略层面考虑又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希望通过维持低利率尽快渡过经济困难期 。”
“日央行保持国债低收益率,是其一直以来对抗流动性陷阱的手段,同时,日本政府高额的公共债务率,也需要低利率配合,否则其财政将不可持续 。另一方面,随着日元的进一步贬值,其边际收益会逐步下降,由此而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资本流出、国民对外购买力损失等不利影响都在加剧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日本政府优先采用口头干预,是较为低成本的做法,但效果也可能有限 。
可即便如此,考虑到当前的日本央行迟迟未见有加息的行动 。章玉贵表示,日本央行会紧盯市场走势,其利率调整的时间窗口目前尚未来临,除非日元对美元跌破1美元对150日元 。
就在日本央行宣布利率决议之后,日美利差进一步扩大,日元迅速贬值,这让日本政府再也按捺不住了,决定实施汇率干预 。该措施也一度使日元得到提振,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141区间 。
但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此举对强化日元的作用极为有限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局部干预很难有效支撑日元,更多的还是取决于美联储加息情况和美元汇率趋势,以及会不会出现全球或局部的金融危机 。”
持续宽松政策是否还有必要?
日本央行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最后一个仍处于负利率区间的主要经济体 。
对于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有必要支撑从疫情走上恢复道路的经济 。”他甚至还表示,暂不上调利率并非数个月,而是两、三年 。
日本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最大原因,是实现经济复苏 。从数据来看,日本在2022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5%,较初值年率增长2.2%做出了大幅调整,按季度来看则增长0.9% 。此外,8月CPI也录得自1991年以来的最强值,同比上涨3%,高于预期的2.9%和前值2.6% 。
虽然经济复苏渐有起色,但在方明看来,日本维持利率政策不变有几方面因素,“首先,是经济增长仍然乏力,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少子老龄化社会的长期结构化压力并存;其次,是通胀压力不大,8月CPI也仅上升至3%的水平,扣除新鲜食品外的核心CPI也仅2.8%,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再者,是日本央行对于日元贬值具有较大的容忍度,尽管日元贬值接近至147的亚洲金融风险期间的低点,但日元贬值也对于充分利用外贸优势有一定的帮助 。”
不少受访专家也对日本当前的经济复苏情况表示不乐观 。“日本经济长期陷入超低利率的流动性陷阱,而近年来保守疫情困扰,社会需求始终偏弱 。”应习文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日本GDP实现增长,但下半年以来制造业PMI持续回落,服务业PMI已跌破50%,显示经济复苏承压,在这种情况下,若收紧货币政策,确实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
尽管有充分的理由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问题是,该政策导致日元的持续贬值已经显现出不少负面效应 。
9月15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8月日本贸易逆差为28173亿日元,为自197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值 。对此,王昕杰表示,“宽松政策能够支持小企业继续运作,不至于出现大面积破产的局面;但反面来看,宽松的政策导致汇率下降,使得日本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增加,且在海外需求降低的宏观背景下,企业的盈利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