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草 白羊草的根长什么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羊草,以及白羊草的根长什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四)主要植被类型与特征在中国植被区划中,保护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山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林、麻栎林区—胶东丘陵栽培植被,含东北成分的赤松林、麻栎林小区 。
采用优势种原则作为划分类型的标准,把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称为优势种,主要层片(建群层片)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按上述分类原则将保护区植被类型划分为针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四种类型 。
1.针叶林
(1)黑松林
黑松亦名日本黑松,原产日本,20世纪初引入山东 。黑松好光,耐干旱瘠薄,抗风、抗病虫、抗海雾能力强,除涝洼、重盐碱土、钙质土外,在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河滩、海岸均能适应,逐步成为胶东丘陵、鲁中南低山丘陵和沿海沙滩主要造林树种 。
黑松人工造林,早期生长迅速,郁闭快,5年生幼林平均树高可达2.5~3.0m;12~15年生平均树高可达8.0m,平均胸径12~14cm 。20年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到第四龄级平均胸径一般只有22~24cm,单株优势木30cm左右以上,树高平均只有14.0m 。黑松在滨海沙地生长,前20年明显好于低山丘陵,后期生长表现欠佳 。
区内黑松林主要为人工纯林,多组成单层林,局部也形成复层林,主要有黑松×赤松、黑松×麻栎、黑松×刺槐等混交林 。保护区黑松基干林带长186.5km,占已绿化长度的62.5%;面积13583.3hm2,占已绿化面积的67.0% 。
黑松林下植被,一般比较简单,因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依据不同立地条件和种类组成的差异,将黑松林分为7个群丛,即①黑松-荆条+花木蓝-油芒+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②黑松-花木蓝-黄背草群丛;③黑松-胡枝子-野古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④黑松-胡枝子-蕨+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⑤黑松-荆条+酸枣-隐子草群丛;⑥黑松-扁担木+茅莓-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⑦黑松-紫穗槐群丛 。主要群丛特征详细见表5-7、5-8 。
表5-7 黑松-荆条+花木蓝-大油芒+大披针叶薹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表5-8 黑松-花木蓝-黄背草群丛特征
注:1.德氏多度符号:soc—极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 。2.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 。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为1%~20%,21%~40%,41%~60%,61%~80%,81%~100% 。
(2)赤松林
赤松为山东的乡土树种,赤松林是山东省地带性的针叶林之一,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天然森林群落,在胶东地区广泛分布 。赤松的生长、发育、繁衍和分布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 。赤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也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先锋树种 。赤松在保护区内小片状分布于低山丘陵 。
赤松林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即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多为单层,即赤松层;灌木层难以分出亚层,有时与草本植物统称灌草层 。灌木及草本层植物的种类和多度,与气候和立地条件有直接关系 。常见灌木有:胡枝子、荆条、酸枣、花木蓝、锦鸡儿(Caragana sinica)、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华北绣线菊、三裂绣线菊、连翘、郁李等 。草本植物有:大披针叶薹草、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野古草、地榆、委陵菜、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白羊草、结缕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