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初入职场 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建议

“剑未配妥 转身已是江湖”
这一直是毕业生圈子里广为流传的金句 。言语之间,透露着少侠们行囊未整,就要被驱赶上路的悲凉 。
我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回想起来,却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再来看这些金句时,心中的共鸣其实已经少了许多,更多的,只是反思…
教育的内容模式与现实的冲突,就像一个不允许孩子早恋的家长,却要儿女在毕业后快速恋爱结婚;像一个成年之前一切被家长包办的宠儿,却在18岁生日后的第一天,被要求立马担起所有的责任,变得成熟 。
这一切的核心矛盾在于:问你是否准备好的人,其实从来没给过你尝试的机会…
当然了,不接轨只是一方面,另一个层面的原因是:你也永远不可能准备好 。
这句金句,其实还是陷入了典型的“学生思维”...怎么理解呢?
在那个较为安稳的校园环境里 。我们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有相对固定的学习类型,就连偶尔的挑战,你也会提前知道考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等信息 。
展开全文
在那个较为安稳的校园环境里 。我们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有相对固定的学习类型,就连偶尔的挑战,你也会提前知道考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等信息 。
总体来说,它是静态的 。我们总有确定的准备条件,也就都习惯了依赖于确定本身 。
而社会环境却和校园截然相反 。它日新月异,朝生暮死 。在这个牛鬼蛇神充斥的环境里,你随处可见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们 。计划赶不上变化变成常态,大家都只能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 。
而社会环境却和校园截然相反 。它日新月异,朝生暮死 。在这个牛鬼蛇神充斥的环境里,你随处可见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们 。计划赶不上变化变成常态,大家都只能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 。
它更多的,呈现出了一种动态的结构 。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和职场带来的思维方式,也变得截然不同 。对于未知,前者也显得更加缺乏安全感…
微信认识一个朋友,大学刚毕业不久 。我们偶尔聊天 。有天,恰巧聊到了共享单车的话题上 。
他是这样说的:这个项目是我就不会做,肯定不会成!
我:这不是已经成了吗?不过是撑多久的问题 。谁都像你?嘴上创业?
他: 我那是深思熟虑,万一选错了怎么办?
说实在的,平常和他聊天,我只当瞎聊 。因为我们对商业分析,其实都一无所知 。
但他的这番话,我却一直记到现在 。当时我意识到,这背后反应出的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思维习惯 。
在我认为,创业成不成,是撑多久?而在他看来,创业成不成,是选对没?
这里最大的不同,是关注点的不同 。你会发现,学校里的孩子,更在乎选择的对错,像考试一样关心最后的结果 。
而职场上的人,更在乎的则是能走多远,讨生活一样,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负重前行 。
总结来说,动态环境里的人们做准备,是准备好不断的试错调整 。而静态环境里的人,却总想着准备好再行动,一举成功 。
在动态的假设里,世界是不可预测,并且瞬息万变的 。在静态的假设里,世界则是可预测,并且一成不变的 。
当然,你大概也会反驳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
确实,从表面上看,机会是静态的概率事件 。关键在于:我准备好了,我有运气 。但究其本质,它其实还是一个动态的寻找过程 。
回想一下,生活中你遇到的机会,是在原地等待时,自己找上门来的,还是接触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遇到的?
人是不太可能脱离环境去思考和准备的,那样盲区实在太多 。纸上谈兵的故事不止一次的告诉过我们:哪怕你看过再多的兵书,到了亡者峡谷的战场上,该送的人头还是要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