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详解,产品分析模型的4个要点?

产品分析要从”用什么方式”、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拆分一下有四个关键要素:
谁的(核心用户):核心目标用户是谁?需要抽象成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 。
什么问题(刚性需求):目标用户最需要被满足的需求 。如痛点、痒点、爽点等 。
发生场景(使用场景):这些痛点、痒点、爽点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
解决方案(竞争优势):与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对比 , 新的解决方案有什么优势 。
核心用户目标用户指的是和产品相关用户 , 而核心目标用户则是目标用户里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从时间角度上可以是产品的重度使用者 。从商业价值上可以是高消费用户 。一个倾向于商家的电商平台 , 和一个倾向于消费者的电商平台 , 在很多流程设计上是不一样的 。核心目标用户的需求要优先满足 。
我们不能满足所有人 , 我们只能满足我们的核心目标用户 。
刚性需求用户的需求有很多 , 那些最重要的需求就叫刚性需求 。刚性需求有二个特征:真实、刚需 。
真实:用户说的需求不一定是真的 。我们要有自己判断需求是否真实的方法 。
刚需:对需求的渴望度是否强烈 。越是刚需产品 , 越容易付出“溢价” 。
在寻找刚性需求时 , 可以通过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为抓手 。这三个词我是从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看到的 。
痛点:是用户因为某事而害怕、恐惧的需求 。
痒点:是用户即时满足的需求 。
爽点:是用户满足虚拟自我的需求 。虚拟自我 , 就是那个想象中的自己 。
使用场景在用户需求确定的情况下 , 使用场景会很多 。我们通常说的占据用户心智 , 其实就是占据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候的那个场景 。不同的使用场景 , 决定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最厉害的产品 , 是那些解决方案跟使用场景进行绑定了的产品 。比如 ,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把上火跟喝王老吉进行了绑定 。
竞争优势研发领域里有一个概念叫“不要重复造轮子” , 如果你的解决方案比市场上现有的还差 , 那又何必去浪费时间 。所以要做的产品一定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怎么比较?”人无我有 , 人有我优 , 人优我廉“ , 一定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具有优势 , 否则产品就没办法生存 。
【产品分析详解,产品分析模型的4个要点?】 好了 , 这篇文章的内容蜀川号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