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宝宝骨骼保护全攻略

0~3个月
襁褓不要太紧、太直

0-5岁宝宝骨骼保护全攻略

文章插图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 , 家长不再像以前那样 , 给宝宝打个结结实实的“蜡烛包”了 。但是 , 打襁褓并非就一无是处 。打襁褓可以给宝宝以安全感 , 让他有重新回到子宫里的感觉 , 睡觉也睡得踏实 。所以 , 对于新生儿 , 特别是容易惊醒的新生儿 , 打襁褓确实是一个助睡的好方法 , 所以 , 仍然有不少的爸爸妈妈会在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给宝宝打襁褓 。
打襁褓的时候 , 关键是要松紧得当 。如果捆得太紧 , 会限制宝宝胸部的活动 , 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 , 使肺部抵抗力降低 , 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 。同时也会压迫腹部 , 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 , 使消化功能降低 , 而影响食欲 , 使宝宝经常发生溢奶、吐奶 。
另外 , 要在襁褓的下部也就是宝宝的脚部留出一定的富余 , 让宝宝的腿有活动的空间 。不要把宝宝的腿拉得直直地捆好 , 这样做并不能预防“罗圈腿” , 还会使宝宝的下肢活动受限 , 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 。而且 , 过紧、时间过长地让宝宝的腿始终处于笔直的状态 , 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 , 影响髋臼的发育 。
4~7个月
学坐不要太早、太久
“宝宝会坐了!”对于宝宝的每一点进步 , 新爸爸新妈妈都惊喜不已 。宝宝会坐当然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不过 , 过早让宝宝坐、坐的时间过长 , 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脊柱 。
因为宝宝的骨骼硬度小 , 韧性大 , 容易弯曲变形 。而且宝宝体内起固定骨关节作用的韧带、肌肉还比较薄弱 , 尤其是有佝偻病的宝宝 。如果让宝宝学坐得过早、坐的时间过长 , 无形中就增加了脊柱的压力 , 很容易引起脊柱侧弯或驼背 。因此 , 要让宝宝按照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发展 , 而不是越早越好 。要鼓励宝宝练习爬行 , 使全身 , 尤其是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 。
7~9个月
避免太早、太多使用学步车
对于妈妈而言 , 学步车不仅是宝宝学步的工具 , 也是自己的一个“帮手” , 有时候 , 让宝宝坐在学步车里 , 妈妈就能腾出时间安心地料理家务了 。不过 , 如果宝宝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 , 不仅不能促进发育 , 还可能造成骨骼畸形 。
学步车的坐垫较高 , 宝宝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 , 所以前行时 , 基本是用脚尖用力 , 这样容易造成宝宝的足关节变形 , 脚后跟外翻 , 导致扁平足 。由于宝宝骨骼中的钙含量较少 , 胶质较多 , 骨骼较软 , 过早、过多地使用学步车 , 容易出现“X”或“O”型腿 。
另外 , 宝宝的头部所占比重大 , 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 , 缺乏安全保护 , 一旦摔倒 , 头部很容易受伤 。
儿童骨科医生建议:最好等宝宝满9个月以后才使用学步车 , 而且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当宝宝能离开依靠物独自迈上几步时 , 就不要再让宝宝坐学步车了 。
1~5岁
不要使劲儿拉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