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应用有什么特点

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在解剖及生理上都有一系列较迅速和连续的变化 。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循环时间较短,肝肾功能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 。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所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 。而且,随小儿年龄和体重的差异,药物的剂量又有所区别 。因此,必须了解小儿临床用药特点及药物不良反应,准确计算剂量 。
【小儿药物应用有什么特点】

小儿药物应用有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1)新生儿肝功能尚未成熟,缺乏葡萄糖醛酰转化酶,因此,对一些在肝内生物转化的药物特别敏感,如氯霉素容易导致“灰婴综合症” 。
(2)患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时,应注意有无听神经、肾脏损害,尤其婴幼儿不易被发现 。故此类药剂量不要过大,疗程不宜太长 。
(3)8岁以前(即换牙以前)的儿童,不宜服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因为服用过多后,可引起牙齿变为永久性黄棕色(即四环素牙),乳齿及恒齿的釉质发育不良也较常见,甚至可以暂时阻碍骨骼生长以及影响肝肾功能 。
(4)婴儿应用大量或多种抗菌素,尤其是口服广谱抗菌素时,较易发生鹅口疮、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副作用 。
(5)3岁以下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发热时易烦躁甚至惊厥,因此,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时退热剂和镇静剂可同时应用 。
(6)小儿皮肤娇嫩,有些外用药易被吸收,因此,药物外用既可收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又要注意引起的毒、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