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巴豆治小儿口疮

我女儿的口腔溃疡经常反复发作,医生说是疱疹性口炎 。她奶奶告诉我一个验方,即取巴豆适量,将其捣成泥状,敷在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的正中间)上,使皮肤发疱,待水疱破裂排出毒素后,口疮就会好 。请问这个方子能用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教授潘祥龙点评:

能用巴豆治小儿口疮

文章插图
小儿疱疹性口炎,中医称“口疮”,多因风邪热积心脾或虚火上炎所致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起病时发热,1~2天后口腔内齿龈、唇、舌、颊等部位黏膜会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 。患儿疼痛剧烈、频繁哭闹,影响饮食起居 。
巴豆“发疱疗法”有效但有毒,要谨慎使用
所谓“发疱疗法”,是指用巴豆等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属于中医的“天灸法”,又名“药物灸” 。目前此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中医的“冬病夏治”,其治疗效果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
中药巴豆性辛热,具有泻下逐水、祛痰通闭的功效,敷于印堂穴,使之发疱,其药性透过肌肤、腠理,通经透络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某中医院曾报道用巴豆治疗小儿口疮:取生巴豆2粒,去皮,捣成泥状,敷于印堂穴,外用胶布固定,贴5小时后去掉,每天1次,连贴2天 。患儿约2小时后会起水疱,2~3天后水疱破裂、消失,疮面愈合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巴豆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可激活淋巴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自身抗病毒能力 。
但需要注意的是,巴豆具有毒性和强刺激性,小儿机体柔弱、腠理疏松,需要谨慎使用 。
一般来说,小儿疱疹性口炎具有自限性,通过适当处理,发热可在3天后消退,水疱、溃疡可在1周后自愈 。为了安全起见,治疗时可用大蒜代替巴豆,因为大蒜为辛温之品,具有杀菌解毒的作用 。
【能用巴豆治小儿口疮】 另外,孩子发病期间,家长应注意护理: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温度不宜过烫;起床后、临睡前、餐后要勤刷牙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