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案第一课 慈母情深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进行《慈母情深》教学中,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善良爱,同时体会母亲的慈爱和善良 。
我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教学本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我采用了回顾导入诱发兴趣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我们深受感动 。一位父亲经过36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 。这件事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慈母情深》,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
通过这样的谈话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进入了读书状态 。
二、突出自主,培养能力
新课程致力寻求的新理念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
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宜辅导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正确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课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学生充分阅读、相互合作、找出了很多答案 。例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接着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的朗读,感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话说出所表达的思想,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
三、联系实际,注重训练
在学生明白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训练 。课堂上,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写出自己的母亲对爱的表达方式 。学生的作文感情真实,朴实的语句中透出对母亲伟大、无私的爱的赞扬 。从而也完成了三维目标,教育了学生: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爱,正如唐代诗人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动口又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
【慈母情深教案第一课 慈母情深教案及反思】

慈母情深教案第一课 慈母情深教案及反思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