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美国教育中国缺什么

美国父母对待儿童的不仅仅是爱和宽容 , 也有着非常严肃的时候 。可是 ,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中 , 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 ,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 , 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其中 , 有五种教育是中国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

对比美国教育中国缺什么

文章插图
美国育儿方法:妈妈是孩子的CEO
一、宝宝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就餐的时候 , 客人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的位置上 。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的地方 , 我要坐那里 。”女主人赶紧过来劝 , 小家伙还是闹 , 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 , 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 , 流着泪冲上了楼 。
客人连忙说:“没关系 , 换一下位置吧!”女主人却说:“不行 , 这样会宠坏孩子的 。”过了十几分钟 , 小家伙下了楼 , 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 , 低着头向客人道歉 。这时候 , 男主人和女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
二、妈妈是孩子的行政长官
在国内 , 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 , 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 。然而 , 在美国却不是这样 。
在一家超市 , 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 , 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 , 似乎并不见效 , 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来 , 严厉地说:“小彼得 , 看着妈妈的眼睛 , 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 。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 , 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 , 看着妈妈 。几分钟后 , 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 , 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 。
美国家长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 , 妈妈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在美国 , 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都事先需要向妈妈请示 , 并做出“预算” 。
三、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骄傲
一个美国宝宝经常拿出一个幼稚的图画集让朋友看 。说实话 , 那些图画简直就是涂鸦 , 有些还能辨认出是只鸟或者房子 , 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 。可是这位爸爸却把它视为宝贝 , 逐一给我们介绍这是孩子几岁的作品 , 让人充分感受到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骄傲 。
还有一次旅行 , 一个领队的美国高管似乎心事重重 , 不断地拨打手机 。朋友都以为是他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 后来才知道 , 他儿子在那天参加小区里的足球比赛 。有人甚至说:“什么事啊!不就是孩子们闹着玩吗?”纵然如此 , 最终孩子还是沮丧地向父亲汇报了他们的战况 。这位父亲听完后笑着安慰道:“这么激烈啊!我的宝贝!可惜我没能看到 , 对手太厉害了!下次 , 我们再努力 , 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中国孩子:我需要这样的教育
宝宝需要的教育方式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 , 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 , 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 , 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