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迟早与智力有关

冬冬的妈妈最近有些着急,眼看同龄的孩子都会说句子了,而2周岁的冬冬只会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她担心孩子智力会不会有问题 。

宝宝说话迟早与智力有关

文章插图
孩子由于个体的差异,表现在语言能力方面也是开口有早有晚、表达清晰不清晰的区别 。妈妈们只看到孩子说话晚的结果,却没有思考可能造成孩子开口晚的原因,着急地给孩子扣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
【分析】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即学会正确发音及称呼;懂话,即感受或理解,能够把别人的话与现实的东西或者行为活动联系起来;表达,即用自己的话把思想讲出来 。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从发音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
一般来说,0至1岁的孩子处于语言准备时期,基本上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 。其实,孩子在积累语言信息 。
1岁至1岁半,孩子处于语言理解阶段,对大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提高,大人所说的话,孩子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是往往还不太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比如:“饭饭”表示想吃饭,“奶”表示想喝奶 。一般来说,孩子是先理解名词,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
1岁半后至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跃进时期,孩子学着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可以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了 。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孩子语言发展的跃进时期在时间上有所差异,有些孩子不到2岁就能够说完整的句子,有些孩子2岁半了,却仍然停留在叠字表达上 。
【支招】
2岁至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段时间发展最迅速 。父母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着重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具体来说,要注意几点:
1、要注意发音和用词的准确性
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不要用儿语及方言和孩子说话 。与孩子说话时要速度缓慢,发音清晰 。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愿
【宝宝说话迟早与智力有关】 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愿时,父母不要马上替孩子说出来,应该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新词汇 。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勤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而为孩子使用语言提供正面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