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为什么要作动态心电图检查

凡是发现心律失常患者如各种类型过早搏动、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等都应做心电图检查,因为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但心电图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连续动态观察心脏的电活动 。尤其是患有严重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有时往往不能捕捉到,以致病人发生猝死 。目前采用Holter系统动态心电图检查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
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于60年代问世,并于1961年首先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历史 。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Holter系统心电图记录质量及对心律失常ST段等移位的分析都有很大提高 。
Holter系统采用长时间(一般24小时)心电监测,并可真实记录人在安静状态下、睡眠中及在活动或运动(如跑、跳)中的心电图 。Holter监测方法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一个实用、高效、方便的诊断手段之一 。
总的来说,Holter系统动态心电图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用途,这些都是普通心电图做不到的 。
【心血管疾病为什么要作动态心电图检查】 1、 观察正常人(包括小儿)心电图中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 。

心血管疾病为什么要作动态心电图检查

文章插图
2、 对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可检测出有无威胁生命的心律紊乱,以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如室性早搏患者进行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常见检测出成对或室性心动过速 。
3、 常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所致各种心律失常的检测 。
4、 动态心电图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的评价研究工作 。
5、 动态心电图可应用于晕厥病人的研究,以发现心源性晕厥的病例,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
在此我可提醒家长,若您的小孩在查体或在看病中发现心律失常,应做心电图检查,如果未捕捉到,不能认为孩子没有得病,要进一步做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因为二者结合检查才是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最可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