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待“超常儿童”?

一位妈妈向她的朋友、邻居夸耀:我的儿子不到两岁就认字和背诵诗文了!(招徕诸多炫目的眼光和赞誉)自此只要有机会这位妈妈就让他的儿子不厌其烦的在大家面前表演 , 妈妈得意洋洋 , 孩子无奈应付 。
我们说孩子较早出现的所谓“超常儿童”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好奇复制到好奇表现的现象 。父母如果想持续实现孩子在这方面的优势 , 那么在有计划拓展其良好外在表现培育的同时 , 所应采取的态度是“忽视” , 以及合理的避免“情绪引导” 。
父母们都读过《伤仲永》的故事:
金溪民方仲永 ,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 未尝识书具 , 忽啼求之 。父异焉 , 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 ,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 收族为意 ,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父利其然也 , 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 , 不使学 。
在这种情绪引导下 , 可能会使孩子更多地处于成长被动状态 。从中我们能够理解到 , 由于成人的不良“情绪引导” , 造成的结果是孩子潜能的泯灭 , 实在可惜!
本文摘自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富母之路》一书 , 由作者顾宏翔授权摇篮网发表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父母如何对待“超常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