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等待教案


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等待教案

文章插图
【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等待教案】中班社会活动学会等待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等待的意义,通过交流讨论,探讨等待的多种方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学会等待教案吧 。
活动背景:
在生活中,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学会等待也是遵守规则建立秩序的必要条件 。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中班孩子在等待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耐心,经常出现吵闹、游离于活动之外等现象 。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着手,从倾听等待、排队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时间三个方面设计了社会活动“学会等待”,旨在从小培养幼儿耐心等待的好习惯,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等待的意义 。
2.通过交流讨论,探讨等待的多种方式 。
3.逐步养成安静有序等待的好习惯 。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
活动准备:
卡通小闹钟、时钟音乐、等待标志、情境图,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叮铃铃……是谁在唱歌?(小闹钟)
师:小闹钟第一次来做客,我们都是小主人,来,带着小闹钟一起前进吧!
(师幼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钟摆动作 。)
二、运用多种方式,了解一日活动中的等待
1.借助图片,理解上课中的等待 。
师:现在是几点钟?这个时间,我们在干什么?(出示上课的画面)上课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幼:认真听讲;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讲课不插嘴……
师:老师讲话、同伴发言时该注意些什么?
幼:要认真听 。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幼: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能听到别人的回答 。
师:为什么不能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一起回答呢?
幼:听不清楚;太吵了 。
小结:倾听是一种礼貌,学会倾听更是等待的一种方式 。别人讲话时,小朋友要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 。老师讲话认真听,同伴发言我安静,会等待,会倾听,才能学到真本领 。
2.组织讨论,体验午间时的等待 。
(1)餐前等待
师:看,现在指针停在什么地方?(11点)午餐前,我们做了哪些事?
幼:玩手指游戏、上厕所,洗手等 。
师:小便、洗手时人很多,我们该怎么办?(等一等、排队)
教师利用肢体模拟情境:
我是一个水龙头,你们怎样来洗手?
请几个小朋友示范排队轮流洗手 。
师: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来洗手?
幼:你争我抢反而洗不到,还会摔跤 。
小结:排队、轮流也是等待的一种方式 。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 。上厕所,洗小手,人多的时候要等候,不推不挤会轮流 。
(2)餐后等待
师:吃午饭、散步、午睡的这段时间,我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幼:我先吃完安静坐着;我睡醒了安静躺着;我走路快了,停下等一等……
师:对了,我们应该这样做:吃东西,慢慢嚼,等待大家都吃饱,睡午觉,醒来了,不吵不闹很重要 。
3.观看视频,学会安排放学时的等待方式 。
师:小闹钟,真听话,滴答滴答向前走 。现在小闹钟走到几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