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明清时期,我国瓷器发展进入一个巅峰 。作为我国瓷器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产瓷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今天本文将重点给大家介绍明代时期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
1、洪武瓷工艺特点
洪武的高温红釉、蓝釉等成就很高,釉里红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釉里红色泽较淡,偏灰,有时出现飞红现象,有的呈暗黑色,但也有相当部分的釉里红器能控制红料,使发色稳定 。青花瓷发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那样浓翠,这是采用国产料的缘故,国产料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 。洪武瓷多见砂底,也有釉底 。足壁厚重,足底平切,底部也有乳钉状特征 。
造型与纹饰:造型多见梅瓶、玉壶春瓶、盘、碗、三足炉、高足杯 。纹饰多见花卉纹、缠枝菊、五爪龙纹、松竹梅、飞凤图、庭院图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2、永乐宣德青花工艺特点
永乐宣德的瓷器风格基本相同,史家常并称"永宣",为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品 。永乐和宣德朝青花为进口料苏勃尼青 。品种有精细一路,也有墩实厚重的一路 。永乐青花釉面光洁细润,宣德青花釉面多闪青,多呈现桔皮纹 。青花发色含有铁锈斑,还有晕散现象 。画法为双勾线、小笔触填色 。精细一路的青花瓷底路为细砂底,白色,呈糯米粉状 。多数器物的底足是边棱状,即削切痕明显 。宣德瓷釉面多见桔皮纹 。瓶、壶等器物均为分段拼接 。釉下气泡一般为大中小 。两朝器物的不同点为:永乐较薄,轻,而宣德则相反 。宣德多款,落款位置多变 。
造型与纹饰:造型为盆、碗、壶、执壶、罐、缸等 。还有扁壶、抱月瓶、花浇、莲子碗、双系盖罐、压手杯等 。纹饰有龙纹、凤纹、花卉,竹石芭蕉、枝果花鸟,以缠枝莲、龙纹为多见 。宣德龙纹特别凶猛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
3、永乐宣德红釉工艺特点
永宣红釉是明清最重要的红釉产品 。一般里外均施红釉或仅仅外壁施红釉,有的还有刻花,宣德瓷多见桔皮纹 。多数精细器物的口部和近底足处凝釉截齐 。
造型与纹饰:盘、碗、高足杯、梨壶、僧帽壶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宣德鲜红釉金彩云龙纹盘
4、 永乐宣德青釉工艺特点
永乐为翠青釉,极淡,玉质感甚强,翠青釉为永乐时期的新创品种 。宣德为冬青釉,器物一般里外及底足均施釉 。
造型与纹饰:高足杯、盖罐花式碗、花式盘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永乐翠青釉罐
5、永乐甜白釉工艺特点
永乐甜白釉为明清最重要的白釉产品 。因高岭土用量增大,淘炼十分精细,铁含量降低,增加了白度、透光度,使釉面洁白细腻、滑润似玉 。有暗花装饰 。釉面多数含青,有桔皮纹,底部稍厚 。在转折等聚釉处多呈水绿色 。
造型与纹饰:划花与印花装饰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莲、折枝花、瓜果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6、成化斗彩工艺特点
成化斗彩是成化朝为丰富彩瓷品种而作出的一大贡献 。这是一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品种 。成化前朝宣德时期曾烧出青花釉上红彩,但这只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一种色彩的结合,而成化斗彩却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色彩的结合,釉上色彩达6种以上,而且色彩纯正 。如红色色艳如血 。鹅黄娇嫩轻盈,孔雀绿浅翠清透,紫色如熟葡萄色正透明等 。官窑器底部釉水和器身釉水色泽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