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 测量上肢血压、下肢血压、小儿血厂时应使川一个制的袖带,个能防川( 三 )


   常见的无机盐在某些特定食物中含量较多,如牛奶、乳制品、虾皮、豆类等含钙较高;动物肝脏、蛋黄、黑木耳、紫菜等含铁较高;鱼、虾等含蛋白质多的海产品以及茄子、扁豆等含锌较多;海带、海蜇等含碘较多 。
   6.维生素
   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 。
   维生素缺乏可能引起相应的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和角化等;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等;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倾向;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维生素B1缺乏对引起脚气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可导致巨细胞性贫血 。
   7.水
   水是维持人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构成人体组织;运送代谢和营养物质;调节体温;溶解营养素和代谢物;维持消化功能 。
   成人每日水的供给量应达到2~3L 。
第二节 医院饮食
   医院饮食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 。
   1.基本饮食
   适合于多数病人的饮食需要,营养素种类和摄入量未作调整而食物质地各有不同 。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四类 。
   (1)普通饮食:适用于病情较轻或疾病恢复期,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 。一般给予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 。每日进餐3次 。
   (2)软质饮食:适用于老、幼患者,口腔疾患或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以软烂、无刺激性易消化为主,菜和肉应切碎、煮烂 。一般每日进餐3~4次 。
   (3)半流质饮食:适用于发热、体弱、消化道疾患、咀嚼不便、手术后等患者 。原则是少量多餐,给予无刺激性、易于咀嚼及吞咽的食物,食物呈半流质状 。每日进餐5~6次 。
   (4)流质饮食:适用于高热、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危重或全身衰竭等患者 。食物呈液体状,如奶类、米汤等 。因其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只能短期使用 。每日进餐6~7次 。
   2.治疗饮食
   针对营养失调及疾病的情况而调整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达到治疗目的的饮食称治疗饮食 。医院常用的治疗饮食有高热量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低脂肪饮食、低盐饮食、无盐低钠饮食、少渣饮食、高膳食纤维饮食、低胆固醇饮食等 。
   (1)高热量饮食: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烧伤等患者及产妇 。主要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加餐两次高热量食品 。
   (2)高蛋白饮食:适用于长期消耗性疾病、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的患者 。主要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成人每日蛋白质总量为90~120g 。
   (3)低蛋白饮食: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昏迷等患者 。成人蛋白质总摄入量在40g/d以下 。
   (4)低盐饮食: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心脏病、肝硬化伴腹水、重度高血压等患者 。成人进食盐量不超过为2g/d 。
   (5)无盐低钠饮食:适应证基本同低盐饮食,但水肿较重者,除食物中自然含钠外,在进食及输液等治疗中不含任何钠盐,保证患者每日钠的入量低于0.5g 。
   3.试验饮食
   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对饮食进行调整而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提高试验检查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