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治疗的五大误区

宫颈,怎一个“糜烂”了得宫颈糜烂,吓坏了许多女性 。男性不懂妇科,更以为这是多么严重的病 。对医学名词,不懂医学的人们只能顾名思义 。“糜烂”一词,且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烂到不可收拾”;再看“百度”的解释:“是指从伤口处开始腐烂坏死 。”这岂不吓人!即使不查词典,不查百度,人们对“糜烂”的印象也是溃烂流脓,让人恶心的 。可是,医学上对宫颈糜烂的解释是:慢性宫颈炎,而且是浅表性的 。这好比浅表性慢性胃炎一样,原来并非多么严重 。追根溯源,都怪当初确定这个病名的医学家滥用了“糜烂”这个词,显然是用词不当 。郑州大学三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边爱平告诉采访人员,很多医学专家已经提出,要在新修改的医书中为宫颈糜烂“改名”,理由就是:不管是该词本身,还是大家对该病的认识,都存在不少误区 。
误区一:宫颈糜烂就是宫颈烂了
郑州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姚丽用“十人九糜”四个字概括了宫颈糜烂的高发程度 。“尽管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常见病,但它跟人体其他地方的糜烂有着本质的区别 。”姚丽说,它是人在仪器下的一种视觉感受,而不是说这个地方真正烂了 。
子宫颈分为内口和外口 。内口上皮是一种很纤细的红色柱状细胞,外口是粉红色的鳞状上皮 。内口很容易受到外界感染,当发生慢性宫颈炎时,外口处粉红色的鳞状上皮就会被薄薄的红色柱状上皮所覆盖 。“正是因为这层柱状上皮很薄,像一层红色的塑料薄膜蒙在外口上,透过它就能看到下面的毛细血管,所以跟周围原本呈粉色的区域相比,这片‘红色区’显得很突兀,就像是溃烂了一样,其实则不是 。”姚丽说,糜烂的病理学概念应该是指“表面上皮的脱落” 。
误区二:宫颈糜烂必须立即治疗
“有不少患者治宫颈糜烂好多年,最后一来检查,发现并不是糜烂,而是我们常说的假性糜烂 。”边爱平说,有些女性在月经生理周期时,柱状上皮同样会覆盖在外口,如果恰逢患者此时做检查,在仪器下,它跟“宫颈糜烂”的表现很相似,但严格地说,此处并不是真正的糜烂,并不需要治疗 。
即使是真性糜烂,也要根据具体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根据糜烂区占宫颈面积的比例,宫颈糜烂大致可分为三度: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 。因为宫颈具有自我修复糜烂的功能,所以对于轻度糜烂同时又没有合并其他特异症状,如局部红肿、流脓等,完全可以先不做特别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定期复查,如果确有必要时再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治疗 。
如果患者是中度、重度糜烂时,宫颈的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黏稠,这会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动度,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内,从而影响正常的受孕 。同时,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造成其他器官炎症和并发症 。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
值得提醒的是:一旦确诊为宫颈糜烂,无论程度如何,患者都最好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的可能,这也是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年的体检项目之一 。
误区三:宫颈糜烂会发生癌变
“刚接诊了一名患者,查出宫颈糜烂后吓得哇哇大哭,非说自己马上就会得宫颈癌 。”边爱平说,许多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
之前有大量数据证明,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者,毕竟宫颈糜烂后人的抵抗力下降,确实比较容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但在临床上,医生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患者的宫颈很光滑,看起来跟正常人无异,没有任何宫颈糜烂的特征,但结果一查却是宫颈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