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 宝宝其实在运动


下一页推荐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性器官教育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 。对于婴儿来说,哭是他们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如,让爸爸妈妈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该喂奶了等等 。
但是,仍然有很多妈妈会担心宝宝怎么那么爱哭,其实,宝宝是在做运动呢!
${FDPageBreak}
下一页推荐阅读:超前教育可能害了宝宝
孩子的生理发育皆未完善,需借助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促进身体全面成长 。新生儿和初期婴儿只能躺在床上舞动四肢,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啼哭加大运动量 。
同时,喂养过量的主要后果是婴儿体重增加过快,新生儿和婴儿初期对此有防御的本能反应,表现为反流和哭闹,反流是将多余的食物排出体外,哭闹是借助啼哭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以达到全身营养的平衡 。
婴儿随着生长发育,特别是哭与笑的分离及随意运动的发展,啼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其运动成分越来越少,社会交往成分越来越多 。这时候的哭,则更多的具有了社会和情感的成分 。
${FDPageBreak}
下一页推荐阅读:孩子胃口差 病因在鞋子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婴儿啼哭时,声调变化并不一样,而声调变化越丰富,表明这个婴儿以后的语言能力就越强 。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韦姆克说,新生儿在刚出生一周内啼哭的声调越丰富,那么当他长到一岁半时,就越能本能地学会更多的词句 。
反之,旋律单一的啼哭声预示着这名婴儿以后学说话困难会大些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体验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语言、动作等方式,并学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
${FDPageBreak}
下一页推荐阅读:胎宝宝280天的快乐生活
新爸爸妈妈不要忽视了宝宝爱哭的情况
宝宝出生后,离开了母体来到世上,对未知世界是非常陌生的,哭声也是他(她)探索世界的开始 。当他(她)哭泣时,如果得到了积极的回报,就会增加探索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哭声没有回报,久而久之他(她)就不会再哭了,而且自己跟自己玩 。这样,父母感觉孩子是“懂事”了,而事实上宝宝探索的兴趣泯灭了,其未来性格中冷漠、孤僻、自闭的成份加大了 。
【哭泣 宝宝其实在运动】为什么头生子成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头生子往往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因而格外得到家长的关爱,他们的每一个哭声和反应都容易得到家长的回报,从而更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 。再者,宝宝性格的形成也是从听懂大人的话以后开始的,而且是受大人性格影响的 。只要父母用心灵之爱去跟孩子打交道,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爱去回报家长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应该积极地回报他(她),爱抚他(她),让宝宝建立起对世界和亲人的信任,增强探索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