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中药进补怎么吃?

中药的分类法则
所有的中药材,均可以五味、五性、作用部位及有无毒性等特质加以分类,分类方法如下:
1.五性:包含寒、热、温、凉、平五性,寒症宜服用温热药或食物,而热症则服用寒凉药或食物 。
2.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胃、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
3.作用部位:包括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 。
4.有无毒性:部分有毒的中药材,并不适合作为药膳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食用,而无毒的药材则可根据体质,作为药膳的常用药 。
孕妇不可不知的中药禁忌
正常的情况下,胎儿在4到 12周时正形成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及五官,12周以后则是胎儿的成长期,每个阶段用药都须特别谨慎 。然而,中药材的种类繁多,对母体与胎儿本身会造成的影响,也无一定的规范可寻,因此,本文将较常见的中药材,简单整理出一个孕妇中药禁忌的表格,作为各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小叮咛 。
准妈妈中药禁忌
中药种类影响
牛黄(清热药)泄下力强,易导致孕妇流产 。
红花、川七(活血药)其祛瘀活血力强,易导致流产与早产 。
牛膝(活血药)有损胎儿健康 。
车前子(除湿利水药)过度食用会影响胎盘循环 。
补骨脂(温阳药)孕妇须经由医生指示后再服用 。
薏仁(除湿利水药)内含薏苡仁油,会降低横纹肌收缩作用,对子宫产生舆奋作用,也会造成羊水过少的现象 。
通草(除湿利水药)会造成孕妇羊水过少 。
适当使用-补得健康
庄医生指出,有些中药确实不适合孕妇使用(见上表),大家也都会在孕期过程中谨慎小心地避开这类药物,但是,造成孕妇身体不适的,往往并不是这些禁忌药物,而是一般的孕妇可食用的药材 。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妇本身过度的摄取所产生,所以,庄医生特别叮咛准妈妈们在食用以下这些药材时,要懂得适当地使用,这样才能补得健康又愉快 。
人参(补气药)
性、味:甘、微苦、微温 。
功效:补充元气、补益脾肺、安神益智等功效 。
现代药理:有增强免疫功能、提神醒脑、抗疲劳、改善消化吸收、促进食欲等药理作用 。
适合体质:适用于精神不振、疲倦无力、容易出汗、头晕嗜睡、心悸胸闷、动则易喘、久咳不愈、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大便较软或易腹泻、排便不畅、造血功能不足等阳气虚弱体质 。
过度使用的不适应症:因为人参是属于补气的药材,如果准妈妈的体质刚好有黄痰、感冒、发烧、火气大、消化不良的情形或是躁热体质时,过度的进补会造成口干舌躁、便秘等情况 。
${FDPageBreak
黄连(清热去药)
性、味:苦、寒 。
功效:具清除内热、泻火解毒、除湿气等功效 。
现代药理:有消炎抗菌,镇定退热、降低血压、扩张末梢血液循环及强化胆囊功能等药理作用 。
适合体质:
适用于身体发热、烦躁易怒、胃口过盛、恶心呕吐、睡眠不稳、流鼻血、咳血、便血或泻下黄秽恶臭、疮疡肿毒等热症 。
普通孕妇不适宜服用黄连:
有传言说孕妇吃黄连可以去胎毒,然后宝宝生下来皮肤会白净些 。可准妈妈若未经医生指导,不宜单独食用,尤其是体质虚寒者,以免影响肠胃功能,造成肠胃不适,也可能会引起全身过敏或全身瘙痒、烦躁不安的症状 。此外,大量及长期食用会引起血液异常的状况(如:血红素、白血球下降) 。
小提醒:怀孕后期可与中医师讨论是否食用黄连,千万不要自行购买食用 。
珍珠(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