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率为9.2%

“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率为9.2%(组图)
【组图 “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率为9.2%】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一项针对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一成多中小学生营养有问题 。
刘小青 制
乡村小学学生饭盒里很少能看到青菜 。(郑鹏陈忠摄)

不同家庭收入对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与健康有何影响?即将公布的“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首次对不同家庭收入的6―17岁儿童少年营养、健康状况做了详细分析描述 。

报告按城市和农村将家庭收入分为低于800元、800―1999元、2000―4999元、5000―9999元、10000元及以上共五个组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到儿童少年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他们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11%的人群出现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等营养问题 。

营养不良率为9.2%

收入最低组比最高组高70%,农村最低组男生营养不良率超20%

随着家庭收入的降低,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率提高,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家庭收入最低组儿童营养不良率比最高组儿童高70%,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低于800元组男生营养不良率超过20%,让人忧虑 。

我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率为9.2% 。

与营养不良相关,家庭收入从低到高五个组中的儿童少年贫血率分别为9.8%、10.1%、10.1%、7.4%和4.7%,800―1999元和2000―4999元组最高 。各收入组13―17岁少年的贫血率均高于6―12岁组 。

同一家庭收入水平下,身高与体重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

超重和肥胖率增高

收入最高组超重率是最低组的3.6倍,肥胖率是4.6倍
各大城市的“青少年健康减肥训练营”异常火爆 。(徐国康摄)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增高,为健康埋下隐患 。家庭收入最高组儿童少年超重率是最低组的3.6倍,肥胖率则是4.6倍 。高家庭收入组(10000元及以上)儿童少年的脂肪供能比偏高,城市和农村儿童少年分别达到39.2%和35.2%,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儿童少年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现象 。

家庭收入从低到高五个组中的儿童少年超重率分别为3.1%、3.6%、5.7%、8.3%、11.1% 。家庭收入低于800元时13―17岁女生超重率为5.5%,收入为2000―4999元时达到最高,为7.2%;当增加至10000元及以上时又有所下降,为6.8% 。

家庭收入低于800元时13―17岁女生肥胖率为1%,收入为5000―9999元时达到最高,为2.1%;当增加至10000元及以上时又下降为1.4% 。各不同家庭收入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

由于超重肥胖,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也有所增加 。

日均上课率呈增高趋势

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增多,睡眠不足比例增高

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学龄儿童少年平均每天上课天数呈增高趋势 。城市儿童少年每学习日上课时间高于农村,13―17岁学生每周上课天数高于6―12岁学生 。

学龄儿童少年经常锻炼的比例,随着家庭收入增加逐渐增高 。五个收入组的儿童少年经常锻炼的比例分别为3.4%、4.7%、6.6%、8.2%、11.5% 。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 。

学龄儿童少年静态活动(包括看电视、阅读、使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时间,随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多 。其中,儿童少年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1.4―1.5小时 。家庭收入低于800元、800―1999元组城市的儿童少年看电视比例高于农村,其余各组则是农村高于城市 。五个收入组儿童少年玩电子游戏的比例随家庭收入增加而增高,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