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长得更健康聪明( 二 )


幼儿在同成人或伙伴的交往中,开始对自己有所认识,如自己是否是乖孩子?聪明否?漂亮否等等 。别人怎么评价他,他就模仿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因此家长对幼儿要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更不能将他说得一无是处,老是嫌他笨 。以免形成自卑,失去信心 。但也不能过份吹捧,使他忘乎所以 。
家庭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摇篮,对孩子性格影响很大 。
一些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会养成孩子合作、独立、温顺型的性格;专制型的家庭会形成孩子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的性格;家长溺爱孩子会造成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的性格 。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破裂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十分不利 。
儿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期是很迅速的,在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某个时期对外界的影响异常敏感,掌握知识技能非常容易,这就是所谓发展的敏感期、最佳期或称关键期 。有人提出:
2~3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学钢琴从5岁开始,学小提琴从3岁开始才能精通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故家长要充分利用关键期的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加速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 。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同时,要纠正其个性中的不良倾向,如胆怯、不合群,就要帮助他多和同伴玩,和小朋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小伙伴喜欢接纳他 。
4~6岁的幼儿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他们用“好人”“坏人”去理解人的道德品质,认为英雄、解放军叔叔是好人,小偷是坏人,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如不以打人、骂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等等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心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荣誉感等 。
幼儿在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也会产生以上的情感体验 。他们平时热爱解放军叔叔,憎恨坏人 。自己做好事会感到愉快,做了错事会感到悔恨、害羞等 。幼儿还会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如帮助老人,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等,但这种行为有时不能持久,需要大人加以引导 。家长必须像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一样,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
幼儿对道德的理解是具体的,大人肯定的行为他们会认为是应该帮的,有时会照大人的做法去做,大人必须做出好榜样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做不到的不要随便答应,对孩子的承诺必须兑现,不要让孩子感到大人在撒谎 。
四、作好入学准备 学前期的结束即是学龄期的开始,对学前晚期的儿童应作好上学的准备 。首先是使儿童有心理上的准备,告诉孩子再过半年或几个月就要上学了,小学和幼儿园不同,上小学主要是读书、学本领,只要通过学校的学习,掌握好知识、技能,长大后才能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
www.3maMA.com文②章,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