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种悲伤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梧叶飘黄

        但愿你从未到来
        夜晚永远不会逝去 。
        我希望你永远不要留下来
        早晨永远不会来 。
        但愿一直没到夏天
        夏天永远在路上 。
       
   
   ——以色列广场
   亨里克(丹麦)·诺德布兰德
   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心里没有一般的味道 。
   
   秋天只是一场雨 。楼下的槐树已经黄叶飘落,街角的两棵栗树也暗淡,显示出它们即将枯萎 。我记得不久前,他们高大的树冠上有白色的花朵和树枝,仿佛就在昨天,而昨天,它们是多么遥远 。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花园慢慢告别/它在暮色中站了很长时间/棕色罂粟果/百合茎/仍然拒绝离开 。·休斯七种悲伤)花园矗立在夏天的记忆中,树木悄悄地拆开帐篷,直到只剩下一根木桩和一根纤细的枯枝伸向天空 。
   对我来说,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黄色的梧桐树 。虽然四棵梧桐树已经不在了,老房子的院子也不在了,但秋风仍然每年都从那里吹来,四棵茂盛庄重的梧桐树,巨大的绿叶突然变黄了 。
   独自上西楼,秋天的悲伤是无言的,植被、山脉和河流是无言的,太阳是无言的,人们的孤独也是无言的 。无言,是无助的,无言的 。此时,李后主,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系在一个囚犯身上,现在知道悲伤的味道,想说也休息 。独自上西楼,这个数字太孤独了 。西楼不一定是现实主义的,诗歌往往是离开悲伤的地方,比如李清照的鹅回来,满月的西楼 。
   月如钩,不是满月,后主看到月如钩 。一个钩月,比满月更悲欢离合,更勾起清秋的孤独 。
   楼下是一个小院子,梧桐的阴影让它像矿一样深,孤独的梧桐深院锁在清秋 。孤独被锁在这里,想逃也逃不掉 。后主没有提到墙,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墙的高大和坚实,令人窒息 。
   剪不断,理还乱,就是离愁 。爬楼梯是为了远视,当归忘忧,而看到的月亮就像一个钩子,反过来又勾起了乱七八糟的离愁,反而觉得自己被囚禁在梧桐深院 。剪不断,理而越乱,是什么样的离愁?我们可以想象,有后主的亡国之忧,江南之思,老朋友之别,过去之乐,余生之悲 。……
   各种悲伤缠绕在一起,不要把一般的味道放在心里,不要把一般的味道放在心里?这是不清楚的,只能说不出话来 。在西楼,秋风吹着,吹着后主的暮年,吹走了他词典里的大部分单词 。
   《相见欢乐》又名乌夜哭,又名西楼和西楼 。它的名字可能是因为这个词 。后主用这个词填了两首歌,一个伤了春天,一个伤了秋天 。伤了春天的作品,不妨一起读:林华谢了春红,太匆忙了 。我别无选择,只能在寒雨中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什么时候重 。自然人长大了,恨水长东 。
   林华不仅是春红,也是世界上所有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隐喻,包括青春 。种花一年,赏花十天,不是太匆忙吗?更无奈的是,寒雨来了,风来了,这就是生活 。伤春这个词,有话要说,到了悲伤的秋天,就像秋天一样,心里只有无声的滋味 。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梧叶飘黄

文章插图
   蓝瑛《秋山寒村图》
   还秋色,还寂寞
   
        《忆秦娥·咏桐》
        (宋)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梧桐落 。
        梧桐落,秋色,寂寞 。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词 。易安的咏物词从来没有尽力改变雕刻的物形,也没有堆砌典故的汩物性精神,而是以写意为主,注重传物精神,读起来清新清新 。
   同样的登楼,同写孤独,二李之词,却呈现出不同的方向 。后主作为囚犯,他的悲伤是纵向纠结的,就像被困在枯井里一样;易安晚年流浪,她的悲伤是横向传播的,弥漫在天地之间 。
   登上极目,想卖掉烦恼,却看到乱山平野烟光薄 。乱山是情话,诗人情绪低落,群山堵塞,令人心烦,故称乱山 。乱山平野,暮色沉沉,茫茫大地,哪里是可以安顿下来的家?
   薄烟叠句似乎把视野从远处拉近,从空间的荒凉变成了时间的紧迫 。乌鸦回来后,晚上闻角落,秋冬的乌鸦回来,半空在树上嘶哑地哭泣,场景令人茫茫忧郁 。乌鸦回来后,晚上闻角落,增添荒凉 。角落是画角,由竹木或皮革制成,声音高亢而悲伤 。它在古代军队中被广泛使用,以警告昏暗 。
   易安此时登阁的心情心情,不仅有个人生活的流离失所,还有国家毁灭和家庭死亡的生死动荡 。这个角落意味着军营也驻扎在这山平野的地方,暗示着战争何时结束 。
   远望思归,世乱时移 。只有日月之逾,河清其未极!类似心情,汉末王灿第一次写在《登楼赋》中:浑浊而逝去,漫长至今,情眷而归,谁担心呢?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长歌在秋风中哭泣而悲伤 。
   当你来的时候,你会更加担心 。字的下一片,从户外转到室内,炉香烧破,一杯酒会残留,感情越来越难以忍受 。西风阵阵,促使梧桐树叶纷纷落下 。梧桐落下,秋天,寂寞,叠成还,梧桐落下一片,寂寞深沉 。
   回忆秦娥,字牌名来自唐代李白的《回忆秦娥》:萧声咽,秦娥梦破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清秋节,咸阳古道尘土飞扬 。尘土飞扬,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国维先生说,太白词纯粹是以气象取胜的,最后只有八个字,于是关闭了千古之口 。就气象而言,易安词不如太白,但与南宋的许多诗人相比,它们的气象也大得多 。如果在境界上,虽然题目是咏桐,但可以写真情,易安词也可以说是有境界的 。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梧叶飘黄

文章插图
   马远《秋江待渡图》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
   
        《清平乐》
        (宋)晏殊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
        记得去年今天,黄叶西风依前 。
   
   晏殊的小令一定很好听,单是歌词就很美 。在《词论》中,李清照评论晏殊、欧阳修、苏轼 。虽然他称所有前辈的词为句子,读不修复的诗,对他们的不协调节奏略有嘲讽,但他称赞他的歌词:学术天人,作为一个小歌词,就像在海里喝水一样 。。音乐久违,公词是否协调节奏,目前还不清楚 。我们读的是歌词 。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人口中没有的金句,晏殊的话随处可见 。七岁的晏殊,从小就很聪明,被称为神童 。他确实是一个学际天人,但他在写诗时并没有表现出学术能力,而是纯粹出乎天赋和气质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中说:夫诗有别才,非关书;诗有趣,非关理 。但是,如果你不多读书,不穷,你就无法到达 。所谓不涉道理,不说话的人也会去 。晏殊的诗可以作为这首诗的极好诠释 。
   普通的话,闲散的路,没有奇怪的词,没有典故,但非常优雅和可爱 。读着晏殊的小命令,你会感到呼吸舒适,他的声音平静而自然,即使告诉悲伤,也很轻,很低,很有趣 。
   春去秋来,叶长叶落,才减衣服,又添衣服,一年又将成为过去 。往事知何处?想起唐代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 。”(《花非花》)季节流逝,往事如春梦秋云,风流云散,无可觅处 。
   燕子回到飞兰哭泣的露水,风景不能留下来,燕子回到燕子身边,花开花谢,没有人能让时间留下来 。说到燕子,就在上周,我母亲在电话里说:今年家里有12只燕子,两个旧巢,每个巢里有四只新燕子,你计算,是12只吗?这些天燕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走了,只剩下四只了 。
   盛夏的帷幕落下,秋天来了 。这个时候谁没有房子,就不用建筑/这个时候谁孤独,就永远孤独/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树荫下来回走动/不安地游荡,在落叶前飞翔 。(里尔克的《秋天》 冯志毅)在漫长的冬天到来之前,人们会突然感到强烈的不安,该得到的还没有得到,该失去的已经失去 。
   能有人一起喝酒,能有人写信,是难得的幸福 。然而,人们最终不得不回到自己身边,深深地孤独 。酒阑人散草,秋天喝酒,毕竟,与春天不同,春天是一个梦,秋天是一个梦醒来,醒来后发现天空凉爽,酒阑人散,岁月草 。
   闲阶独靠梧桐,这个形象值得一玩 。闲阶,人散了,台阶空了,闲了 。已经是秋天了 。很多事情过去人站一会儿,露出孤独的台阶 。独靠梧桐,听黄叶西风,年复一年的呼唤 。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梧叶飘黄

文章插图
   赵霁《池塘秋晚图》
   梧桐树,三更雨
   
        《更漏子》
        (晚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梧叶飘黄】眉毛翠薄,鬓云残,夜长枕寒 。
        梧桐树,三更雨,不离情正苦 。
        一叶,一声,空阶滴到明 。
   
   秋天过后,下雨的时候,静夜听着,一声梧叶,一声忧愁 。古琴曲《梧桐夜雨》,曲声清晰,林有《梧桐至滴》,与南方的夜雨一样苦 。
   更漏子调名为温庭筠创作的,双调46字,略不同于唐教坊歌中咏唱的小曲《更漏子》 。庭筠精通音律,擅长造语,能逐弦吹,是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靠声填词的诗人 。
   温词咏叹调的女人,或空女,或来自青楼 。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女人优雅而不俗气,从她们的衣服和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来 。比如新帖绣罗褥,双双金鹧鸪,水精帘里的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这个词的前两句,玉炉香,红蜡泪,一开始也借了香炉和红蜡,把女人客厅的气氛染了 。
   不仅如此,他写的衣服和日常生活也暗暗传达了女人的情绪 。香炉周围的轻烟不也是女性思想的外化吗?更不用说红蜡泪了,摇曳的光影让画室更加凄凉 。这些都是女人无眠所见 。她辗转反侧,眉粉褪色,鬓角凌乱,秋夜漫漫,被枕孤独寒冷 。
   下一片是无眠的 。梧桐树,三更雨,不离情正苦,外面下着黑暗的雨,雨落在梧桐树上,不管房子里的人离情正苦 。寂静的夜晚,雨打在桐叶上,滴在空阶上,又重又响,一片叶子,一个声音,打在她痛苦的心上 。天空似乎永远不会亮起 。
   作者 | 三书
   编辑 | 张进 李阳
   校对 |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