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020年净亏71.8亿元( 六 )


但是,社区团购作为极具潜力的高频消费市场,可能会引发一次深远的变革 。
投资者角度:两家极具个性和差异化的平台
当核心电商业务同质化竞争加剧后,拼多多将目光转向了社区团购业务 。
4季度,拼多多毛利率仅有57%,远逊于去年同期的81%,一个因素是我们在之前提到1P业务对GMV的贡献率与毛利水平还未达到预期,而另一个因素则是多多买菜业务在仓库和物流仓储建设方面的投资 。
社区团购业务的本质是改变零售模式的环节,主要是渠道的优化和配送的优化 。
在分销渠道商,农贸市场和传统商超业态下,通常是依靠批发市场拿货并经历多道流动环节,最终抵达零售终端 。而社区团购则是直接通过1P供应商拿货,中间依靠城市中心仓、网格仓、团长(自提)的流程,以次日达+自提的形势到达用户 。
根据此前的报道,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和橙心优选在2021年的GMV目标分别是2000亿、1500亿和1000亿 。目前来看,尽管2月份美团日订单量已突破2000万件、拼多多1500万件,但距离实现目标几乎还有翻倍的空间要去达成 。
从拼多多相关人士反馈的内部调整看,人员的密集调整以及加薪鼓励各部门员工转岗买菜事业部负责开城业务等,都在彰显着拼多多深知人员不足给开展新业务带来的不便 。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不论是直接挖前线的团长还是丰富地推能力的竞对,都在短期弥补了拼多多线下能力的短板 。
业务方面,SKU数量的调整和网格仓的优化是拼多多接下来面临的核心调整之一 。
SKU方面,在逐渐确定了引流商品和爆款商品名单后,低客单价的其他商品也会随之退出 。因为减少补贴的策略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只有靠拓展SKU品类,丰富高单价商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毛利 。
而拼多多在农产品上的先发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快地补足供应链经验,而农产品在三四线城市的反哺也帮助拼多多可以以更低的履约成本向再下一级城市渗透,从而延伸主营的电商业务场景,建立更好地线下团队运营能力 。
主站的供应商资源在进行了多轮开城后,也可以为买菜业务提供更多非本地供应链的货源支持,一旦多多买菜能够形成有效的规模,跑通盈利模式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资产投入的盈利模式往往都带有非常好的长尾效应,拼多多整体业绩将在未来明显受益 。
反观阿里,目前其更多的是以核心电商为基本盘,反哺其他商业生态 。
无论是支付业务、阿里云还是菜鸟,其出发点都是服务于阿里的核心电商,从双十一不宕机,到解决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最终,其各项衍生业务通过庞大的商业系统,达成商业闭环 。
业务模式上,阿里的衍生业务从长期来看,都是一种属于平台性质的较轻资产,虽然前期资本开支投入较多,但后期往往能够迅速回本 。特别是在阿里云已经接近盈利期的情况下,服务型平台的后劲将逐渐显现 。
根据中金报告的测算,核心商业里不同赛道上的其他业务,大部分都处在行业发展初期,短期利润率不是考核目标 。此前EBITA亏损率在20%,最近几个季度随着本地生活、菜鸟等业务亏损的收窄,以及利润率在 4%左右的高鑫的并表,其他业务整体的EBITA亏损率有望降至10%左右 。
不过,由于阿里在衍生业务方面都处于发展初期,尽管营收规模大概率会持续扩张,但利润率可能依旧会受到压制 。
【拼多多:2020年净亏71.8亿元】所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无论是拼多多还是阿里,其业绩可能都会继续承压,相较于市场去年底看多拼多多的一致预期,靴子落地后的阿里短期反倒会呈现出更高的风险收益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