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代表着什么意义

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已经到了白露节气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 。白露节气代表了什么意义?白露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别急 。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来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在文章中 。将会告诉大家这些答案 。
白露是24节气之一 。此时气温开始下降 。天气转凉 。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 。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
白露物候
白露节气一般都是在九月七八号左右 。所谓的露 。就是因为夜晚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分在地面上或者植物上凝结成的水珠 。在早晨看起来晶莹剔透 。所以有人说白露节气就是代表着天气彻底转凉 。在早晨和晚上的时候 。人们明显感觉夏季已经过去 。秋季已经到来 。
到了白露 。阴气逐渐加重 。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 。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 。白露勿露身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处暑仍热 。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 。过了十八天 。到了白露 。就不要赤膊裸体了 。以免着凉 。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 。秋分稻秀齐 。”意思是说 。白露前后若有露 。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
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 。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 。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 。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 。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
华南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 。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 。华南中部相对较少 。"滥了白露 。天天走溜路"的农谚 。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 。但是 。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 。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 。与此相应 。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 。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
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 。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 。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 。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 。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 。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 。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另一方面 。也要趁雨抓紧蓄水 。特别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 。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
白露养生注意九防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过后 。气候逐渐变凉 。一早一晚更添寒意 。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 。就容易受凉 。轻则易患感冒 。重则易染肺疾 。因秋气主燥 。燥易伤肺 。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 。无力抵御外邪 。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 。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 。使筋络阻痹 。可出现四肢痹症 。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 。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 。势必更助湿邪 。损伤脾阳 。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 。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 。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 。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
白露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原则 。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 。但进补不可乱补 。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 。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 。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 。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 。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 。则功效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