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攀比心理 家长如何面对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常常会出现攀比的现象 , 是什么原因造成学龄前儿童攀比心理的呢?家长要如何消除这种心理呢?
【儿童攀比心理 家长如何面对】一、造成学龄前儿童攀比心理的原因
1、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为幼儿攀比心理提供经济基础 。过去经济较落后 , 人们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 哪里会存在攀比?随着经济的发展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漂亮、时髦呢?一些家长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别人 , 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的满足 , 自然会给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
2、家长的这份溺爱 , 为幼儿的攀比滋生了依赖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长 。超凡脱俗 , 把自己的子女当作掌上明珠 , 儿女要什么就给什么 , 甚至以自己子女与别人相比来显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 。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 , 会让幼儿滋生攀比心理 , 产生依赖 。
3、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 。幼儿天真无瑕 , 心灵纯洁 , 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 , 易教易懂易模仿 , 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 , 但幼儿未能辨别是非曲直 , 真善美丑 , 什么都跟着学 , 因此 , 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 常为父母所忽现 。
4、家长的自卑心理 , 是导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 , 或下岗了 , 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 , 让人瞧不起 , 当孩子说××有什么东西时 , 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 , 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 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
想要消除学龄前儿童攀比心理 , 家长要怎么做呢?
二、消除学龄前儿童攀比心理的方法
1、家长以身作则 。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 。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 , 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 , 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 , 并催生攀比心理 。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 , 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
二忌大人之间比较 。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 , 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 , 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 , 今天跟昨天比 。
2、教孩子用钱 , 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 , 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 。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 , 让他学会记账 , 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 。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 , 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
3、转移孩子攀比的焦点 , 将攀比转化为动力 。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 , 首先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有竞争的倾向了 , 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比别人更好 。如果抓住这种心理 , 把孩子攀比的焦点转移到游戏、学习、创造、良好行为等方面 , 这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同时 , 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力 , 让孩子设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 , 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
此外 ,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认识更多东西 , 培养孩子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的兴趣 。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了 , 就不会局限于与伙伴物质方面的攀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