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是否可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

【早教是否可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窒息新生儿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血液循环气体交换发生障碍 , 使新生儿血氧供给不足 , 造成各个内脏的损害 , 特别是脑的损伤 。
    由于缺氧程度不同 , 造成脑损伤的程度有轻有重 , 严重者死亡 , 经抢救成活的新生儿中 , 由于脑缺氧、缺血 , 不同程度地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 少数还可出现癫痫或脑瘫 。
    据研究统计 , 有4%~7%窒息儿发展为智力低下 , 其余的智力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儿 。
    早产儿是指妊娠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 , 原因多种多样 , 有的是因为母亲有各种疾病 。早产的小儿愈早出生 , 即胎龄愈小 , 发育愈不成熟 , 新生儿期发生疾病愈多 , 最常见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感染、营养不足等等 , 这些可引起大脑缺氧 , 使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 , 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据我们统计 , 存活的早产儿中有7.8%智力低于正常 , 其余的平均智力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儿 。早产儿还常发生脑瘫等其他后遗症 。
    早期教育可防治窒息和早产儿智力低下
    为了促进窒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智力发育 , 防治智力低下 , 从1991年起 , 全国窒息、早产儿早期教育协作组开始进行协作研究 , 研究结果令人非常鼓舞 。我们将出生在各协作医院的足月窒息儿、早产儿按收治先后分别随机分配原则 , 单号为早期教育组 , 双号为常规育儿组 , 并设正常小儿为对照组 。
    窒息儿早教组64人 , 常规育儿组55人 , 正常对照组65人 。方法按我们编制的教育大纲 。内容包括运动发育、认知能力、语言发育和交往能力 。1岁以内以感知和动作训练为主 。出生后开始给视、听刺激 , 在小儿觉醒时给看鲜艳色彩的玩具 , 听摇动玩具发出的响声 , 经常和小儿对视和说话 , 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 。
    婴儿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育儿刺激和玩耍 , 使小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 , 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 。在床上和卧室墙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 , 时常更换 , 以引起小儿看和听的兴趣 。给一些常用物品 , 发展小儿嘴、眼、手的探索能力 。在喂养和护理时 , 不断和小儿亲切交谈 , 逗引小儿高兴地发声 。可通过和孩子说话、唱歌来促进小儿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通过各种玩耍发展小儿知觉辨别、交流、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能力 。1~2岁以训练语言和协调动作为主 , 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 通过说做并行、模仿口型等训练小儿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通过双手配合活动、动手的游戏、涂画、翻书、生活操作等发展小儿动手能力 。通过讲故事、游戏、舞蹈、体育活动 , 延长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 , 激发其好奇心和自信心 , 培养独立能力、毅力和勇敢等优良性格 。早期干预是通过指导家长实施的 。由符合条件的对象在新生儿出院前 , 取得家长的同意和合作 。具体做法和正常儿早期教育类似 。
    早期干预结果出乎意料 , 1岁半时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为105分 , 而正常儿为100分 , 完全赶上正常小儿发育水平 。而窒息常规育儿组(按父母的育儿方式)1岁半时智力发展指数为90分 , 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和正常儿 。更为重要的是 , 未经早期干预组中 , 有9%小儿智力低下 , 早期干预组中在1岁半时没有一个智力落后于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