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卖车两日 订单突破3000辆 小康跟着彻底火了!徐直军:一辆车赚1万就够了( 三 )


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近日表示,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体验上已做到L4级别,但是从法律上就是L2 。由此可见,华为进军智能汽车行业之前,这个行业已存在很多玩家,且不少已先于华为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至于华为与特斯拉区别,华为内部人士告诉采访人员:“特斯拉与华为不在一个量级,两者技术不一样 。”
据了解,目前特斯拉采用的是视觉算法的路径,主要借助摄像头,配合毫米波雷达等低成本元件,对周边物体建模进行纯视觉计算,该路线好处是摄像头成本低,但在精度、稳定性和视野等方面有局限性;而华为则采用了激光雷达方案,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向四周散射激光,无惧能见度的生成点云图;虽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但缺点就是成本较高 。
“华为发力汽车领域,只能说是智能汽车领域一个新参与者、传统汽车行业的赋能者,谈不上颠覆 。”华为一位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表示,华为确实一旦决定做什么,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力做到行业最好,但最终能否如愿,仍待时间考验 。
这位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事实上,当下众多资本都看到了汽车新四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是很多企业都希望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希望未来成为行业的代工厂角色,因此华为在市场拓展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难度 。以当前首批合作的企业或品牌长安汽车、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为例,都不算是市场特别靠前的品牌,“大企业都希望自己做这些核心的东西” 。
另外,有汽车行业专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方向大趋势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很难再像华为做手机那样快速做到行业领先 。首先,华为进入的是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接受新方案相对谨慎,一个方案从研发、设计、测试、到正式上车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华为汽车业务商业化进程较慢 。其次,华为涉足汽车领域阵线太长,涉及芯片、计算平台、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ADS自动驾驶系统等众多领域,且都是汽车中核心价值部分,整套方案导入车企,车企戒备心较强,影响市场推广进度 。再次,华为涉足的车载芯片,从研发、设计、测试上车少则几年多则10年,且芯片领域投入巨大,风险也很大,华为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此外,华为还面临法规问题,即法律什么时候放开L4、L5级别驾驶,即完全无人驾驶,这将决定未来华为及智能汽车行业前景 。
对于华为智能驾驶部门何时盈利,苏箐说:“我不着急,华为公司每做一件事情都是10年盈利,我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把技术做到全球最顶尖,然后解决真正的问题 。自动驾驶,其实我觉得不用担心盈利的问题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在分析师大会上谈道:“中国每年3000万台车,未来会更多,即便只做中国市场,每年能从每台车上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也足够了 。”而如何达到目标,点亮未来之星,这将是华为的再一次创业 。
相关报道:
华为“卖车” A股“朋友圈”都有谁?
疯炒之下高毅、彤源等调研“华为汽车股” 关注点是“华为”
(文章来源:e公司官微)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