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被严重低估

2018年的第十个交易日(1月15日) , 贵州茅台(600519.SH)开盘即创799.06元新高 , 市值突破1万亿元 。
次日 , 虎嗅(1月16日)《财报透露的真相》专栏发布《茅台市值一万亿 , 高不高?》一文认为:根据2018年净利润预期 , 1万亿市值对应的市盈率约为25倍~28倍 , 不算高 。
两年半之后的2020年9月2日 , 茅台盘中创1828元新高 , 市值接近2.3万亿 , 基本体现出资本市场对茅台业绩的预期 。
殊不知 , 茅台库房里有23万吨基酒 。按每公斤1万元计算 , 价值2.3万亿 。每公斤1万元只能买到2008年的陈酒 , 茅台库房里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的老酒怎么算?
仅从库存陈年基酒这一点 , 茅台被严重低估了 , 市值1万亿美元不是梦 。
53度飞天茅台(500ml)出厂价、零售价分别为969元、1499元 , 普通消费者到手价早已接近3000元 。国营茅台酒厂每瓶赚不到900元 , 渠道商和黄牛赚2000元 , 国家因此损失的利税可以每年造一艘航空母舰!
国营茅台酒厂却热衷于打“价格保卫战” , 保卫1499元这个普通消费者根本享受不到的“全国统一零售价” 。2019年10月21日虎嗅发表《茅台 , 请停止价格保卫战》 。
2020年9月17日 , 青花郎将零售价上调到1499元/瓶(今年7月 , 青花郎刚刚将全国统一零售价上调到1299元/瓶) 。茅台再不涨价颜面何存?
9月18日贵州茅台大涨1.47% , 与出厂价上调预期再次被点燃有关 。
库存基酒的价值
茅台生产周期长达五年 , 酿造工艺繁复到变态——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三年存放、勾调、再放一年……共计30道工序、165个环节 。
生产酒精、味精的工厂搞标准化相对容易 , 茅台酱香型酒则不然 。比如将物料放进窖坑 , 用湿泥封盖 。一段时间以后 , 如果泥盖上面出现霉点 , 说明微生物活跃 , 产生的热量使泥盖达到适宜霉菌生长的温度 。如果泥盖儿上干干净净 , 师傅就会心知不妙 。
茅台酒厂有几十个车间、每个车间几十个窖坑 , 每个窖坑取酒七次 。师傅对每个批次进行品鉴 , 先按酒体特性分为“酱香”、“醇甜”、“窖底”三类 , 再根据品质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每坛基酒有轮次、酒体、等级三个“身份标签” 。
茅台酒厂要求存放后五年 , 基酒在坛中会发生缓慢的变化 , 口味逐渐稳定下来 , 才能用于勾兑成品 。比如要勾兑出53度飞天茅台 , 师傅可以从成千上万批次的基酒中选择 , 勾出“标准化”口味 , 最终由9位品酒师认定才能出厂 。所以大家最熟悉的53度飞天 , 每年出厂数千万瓶都是一个味儿 。好处是便于消费者识别 , 坏处是令消费者认为酱香酒像王老吉凉茶或者农夫山泉 , 只有一种口味 。
茅台是世界上极少数不加浆降度、不加香料调味、不用橡木桶增香、不用硫化物防氧化的酒品 。只用高粱、小麦和赤水河水三种原料酿造的茅台酒有上千种香味/香气物质 , 可谓“三生万物” 。
通常用存放五年的基酒勾兑不出53度飞天的标准口味 , 就需要使用陈年基酒“调味” , 也许1000斤五年的酒加50ml更陈的酒就OK了 。
年份酒由不低于所标年份的基酒与新酒勾兑而成 , 每种年份酒都有自己的“标准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