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


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

文章插图
豆腐,在古代被称作“福黎”,是由我国最早发明、制造,而后传往世界各地的.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
豆腐味甘、咸、性寒、无毒(没有做好的时候是有毒的).主治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通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制作方法:
原料:黄豆、黑豆、青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
【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1、先把豆子洗净,浸泡发胀后,加一定比例的水磨碎.然后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2、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及葡萄糖酸内酯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3、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
4、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0.6两石膏为最佳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5、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6、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