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是如何对待异姓王的?

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共封了八位异姓王,这八人分别是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
别看他们是异姓王,但权力可不小,都是手握兵权的一方诸侯 。对朝廷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如果说在西汉建立之前,刘邦这么做还是为了拉拢人才为自己效力,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也需要论功行赏 。可现在国家太平了,说实在的就不太需要他们了 。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是如何对待异姓王的?

文章插图
归根结底一句话,古人说的是不错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更何况,对于刘邦来说,他们还不太像萧何、陈平这样的开国功臣,虽然萧何等人也很厉害,但毕竟手里没有兵,没有地盘,掀不起什么大浪 。而他们却不同,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
当然了,毕竟建国没有多久,刘邦也不能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把异姓王全都废掉,至少要出师有名,也要一个个逐一击破 。
1、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论带兵打仗,刘邦显然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于是用计擒下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 。不过韩信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让刘邦亲自前去平叛,而自己却抄后路袭击太子和吕后,不过事情败露,后来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联手设计杀死,夷三族 。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是如何对待异姓王的?

文章插图
2、就在陈豨造反的时候,刘邦向梁王彭越征兵 。结果彭越没去,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 。结果刘邦很生气,还派人前去责备,这下把彭越吓得不轻,他决定亲自去请罪,结果被部下忽悠造反,可他并没有实施,却被人举报了,不久,梁彭越被刘邦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 。可吕后还是没有放过他,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 。
3、韩信、彭越的死让英布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觉,于是他在同一年还是“造反”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邦还是抱病前来讨伐他了 。英布的叛乱很快被汉军平定下去,他的下场也很悲惨 。
4、韩王信是六国时期的韩国宗室,后来,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派人警告韩王信 。韩王信害怕被杀,真的投靠匈奴 。后来在汉朝与匈奴交战中战败被杀 。
5、燕王臧荼是燕国旧将,也曾跟随项羽 。后来看到刘邦大肆屠杀项羽旧臣,起兵反汉,刘邦亲征臧荼,臧荼兵败被杀 。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是如何对待异姓王的?

文章插图
6、后燕王卢绾,他是刘邦发小,在臧荼死后成为了新的燕王 。不过刘邦对他并不放心,卢馆内心恐惧 。最后带着家人、亲信逃到匈奴 。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后死在匈奴 。
7、赵王张敖,农民起义领袖张耳之子,也是刘邦女婿 。一次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对他恭恭敬敬,可手下人不愿意了,赵国国相贯高等人认为赵王软弱,要杀掉刘邦,赵王也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但是刘邦没有杀他,但被贬了 。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是如何对待异姓王的?

文章插图
8、长沙王吴芮,他是第一个响应农民起义的秦吏,不过他在汉高祖五年的时候英年早逝了,也躲过了刘邦的毒手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一个什么政绩都没有的丞相,凭什么名垂千古
成语“萧规曹随”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其中,萧是指的萧何,曹就是指的曹参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曹参做了丞相后,仍然按照萧何的制度来管理国家,比喻按照以前的规矩办事 。那么曹参做了三年丞相什么事都没有做,为什么还能留下好名声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曹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