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 。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要二十万 。结果,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楚却惨遭战败,众所周知秦法极为严苛,那么战败之后的李信结局又是如何呢?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李信乃秦军后起之秀,率军攻楚却先胜后败
战国末期,由于秦国对外战争相对频繁,再加上王翦、蒙骜等老将逐渐老去,以及秦始皇亲政前后朝局的剧烈动荡,因此秦国此时的军事人才缺口很大 。于是,在秦始皇正式亲政以后,一大批年轻将领开始迅速受到重用,李信便是其中之一 。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李信在秦国攻赵战争中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彼时王翦奉命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而李信则奉命出兵太原、云中,配合王翦围攻赵军,最终攻破赵国 。
次年,“荆轲刺秦”事件爆发,秦始皇在得知燕国为主谋后,派王翦率兵进攻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锋大军轻骑突进大败燕太子丹,随后又配合王翦攻破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李信以数千轻骑紧追燕太子丹,最终迫使燕王喜杀死太子丹,史书中对于李信的评价是“年少壮勇” 。正是凭借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李信开始迅速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 。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在攻灭三晋和燕国后,秦始皇开始将战略重心调整向南方,于是便有一天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请将军估算一下需要调多少军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 。秦始皇又去问王翦,王翦则说,“非得六十万不可” 。秦始皇便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命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两人皆大败楚军,李信随后又攻克鄢郢 。然而,就在李信打算乘胜追击之际,昌平君却突然以楚国公子的身份在郢陈起兵反秦,并得到了鄢郢附近楚国百姓和韩国百姓的响应,导致秦军退路被切断 。
如此情形,李信不得不转向西北进攻侧后方的郢陈,并决定与蒙恬在城父会师 。然而,就在李信回军之际,与李信正面作战的项燕,趁机率领楚军主力自后追击,前后夹击之下大败李信,攻入秦国两个军营,斩杀了七名都尉 。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秦军战败之后,秦始皇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付出,并调集了六十万大军 。即便如此,王翦用时一年才击败楚军,俘虏了楚王负刍,之后又击杀项燕,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才彻底攻灭楚国 。
李信虽败但另有原因,秦始皇并未严厉苛责
由于司马迁并未给李信单独列传,其事迹大多穿插于《史记刺客列传》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等史料,记载实在不算多,但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李信攻楚败的应该算是挺惨的,但李信作为败军之将,秦始皇对于他的惩处并不算太重 。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李信后来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