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汝窑更为真实

【民藏汝窑更为真实】“汝瓷的造型都经过千锤百炼 , 做工非常规整” , 这是当时为皇宫专烧御瓷而集合当地最 优 秀窑工的结果 , 所以 , 汝窑不仅釉色美 , 而且器形优 , 冠绝天下 , 以最简练的线条、釉色表现出最美的内容 。所以宫中“惟用汝器” 。一个“惟”字表明了徽宗的艺术品味和汝窑齐全的品种 。

民藏汝窑更为真实

文章插图
宋汝窑是中国瓷器中最富有魅力和神秘感的一种 , 也是世界陶瓷界争论最多的窑口之一 。汝窑瓷器胎洁釉润 , 纹片缜密 , 裹足支烧 , 制作精细 。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 , 产于河南临汝 , 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 , 置临汝为汝州 , “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 , 盛名于北宋 , 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 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 , 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 , 所以弥足珍贵 。
民藏汝窑更为真实

文章插图
关于开片好看不好看 , 审美差异我们可以撇开不论 , 但开片容易藏污纳垢 , 很少用作食用 , 这是自古以来就普遍的常识 。
南宋周煇撰《清波杂 志》(卷五)云:“辉出疆时 , 见彼中所用定器 , 色莹可爱……又汝窑宫中禁烧 , 内有玛瑙末为油(釉) , 唯供御拣退 , 方许出卖 , 近尤难得 。”说明汝窑瓷器釉中加有玛瑙粉末 。有人将汝窑青釉中加玛瑙粉末一事看得很神秘 , 其实并不神秘 , 因为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 而瓷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 , 故在釉中加入玛瑙 , 并不会改变釉的性质 。因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 , 当时的窑工并不值得瓷釉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 窑工之所以要在釉中加入玛瑙 , 可能主要是好奇心所驱使 , 因使用天然矿物配成的瓷釉烧成后能呈现美丽的青色 , 而玛瑙属于天然美石 , 窑工自然会想象在釉中加入玛瑙有可能使釉变得更加美丽 。
民藏汝窑更为真实

文章插图
作为“青瓷之魁”的宋代汝窑 , 缘何出现上述令人费解的征貌?这同烧成温度有关 , 一句话 , 系汝窑追求玉质感和天青色釉的结果 。在《2002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所例举的测试数据 , 为解答汝窑奥秘提供了科学证据:“有的文章说汝官窑胎质致密 , 但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 多数汝官窑胎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烧 , 有明显吸红现象 。造成汝官窑微生烧的原因有二 , 其一是胎釉配方不匹配 , 其二是当时偏爱玉质感釉 。从分析结果显示 , 汝官窑胎的AL203 含量介于26%一31%之间 。这种高铝低硅质胎至少要烧到1300℃才能完成致密化 , 但汝官窑釉属于高石灰釉 , 烧成温度不能超过1220℃ , 如超过这个温度 , 就不会得到玉质感 , 同时釉要流淌 , 为了迁就釉 , 胎就不能完全致密化 。
汝瓷享有崇高的声誉 , 历代仿烧不绝 , 但由于汝窑独有的工艺特征 , 难以仿制 , 所以仿汝作品较少 , 只要掌握了汝窑的特征 , 鉴别汝窑是比较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