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腌菜致癌性的认识误区


饮食的健康一直备受大众的关注 , 如何吃到健康的食物才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 在饮食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要做好哪些必备工作来保证食物的健康营养 , 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探索 。估计我们很多人都是知道 , 吃多了腌菜会容易致癌的 ,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腌菜都是可能致癌的 , 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腌菜的误解 ,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对腌菜的误解有哪些吧 。

关于腌菜致癌性的认识误区

文章插图
误解一:盐腌菜、暴腌菜、酱菜、泡菜、酸菜和韩式泡菜都是一回事
尽管这些食品都归《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范围管理 , 但是其制作工艺不同 , 发酵方式不同 , 所以危险也不一样 。多项研究证明 , 由于乳酸菌不具备硝酸还原酶 , 严格的纯乳酸菌发酵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低的 。泡菜腌制中所加入的鲜姜、鲜辣椒、大蒜、大葱、洋葱、紫苏等配料均可以帮助降低亚硝酸盐水平 。
需要酱制数个月的酱菜亚硝酸盐含量也很低 。只有腌制几天就食用的暴腌菜 , 以及杂菌污染大、腌制时间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进致癌的问题 。
【关于腌菜致癌性的认识误区】遗憾的是 , 我国很多地区居民喜欢大量吃暴腌菜 , 还有很多居民喜欢自己把蔬菜切碎 , 加点盐拌一下 , 在冰箱里放几天 , 做脆口小菜吃 。实际上这也是暴腌菜的变种 , 是不太安全的 。很多调查发现 , 吃制作不当的腌菜 , 与胃癌、食道癌的高发的确存在关联 , 而且在样品中也查出了致癌物 。
误解二:亚硝酸盐不超标的腌菜就一定能合格
目前我国对酱腌菜类食品的抽查检测结果显示 , 正规企业酱腌菜产品的主要问题是添加剂超标 , 比如防腐剂超标、糖精超标、亚硫酸盐超标等 。为了少放点盐避免口味过咸 , 同时又避免微生物过度生长 , 企业往往会加入防腐剂;为了改善风味 , 可能加入糖精;为了让颜色更漂亮一些 , 可能用亚硫酸盐漂白 , 或放一点色素等 。
相比于亚硝酸盐 , 这些物质毒性都很小 , 但毕竟超过国家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 。
这里要说明的是 , 放入少量姜黄色素或红曲色素是无害的 , 它们都属于天然色素 , 甚至有一定的健康作用 。
误解三:如果酱腌菜的所有指标都合格 , 就可以放心多吃了
无论酱腌菜如何优质 , 毕竟是含有较多盐分的食物 , 其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也有较大损失 , 故而不能与新鲜蔬菜的营养价值相比 。
这里要解释的是 , 酱腌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和一定量的钙、镁、钾等矿物质 , 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也可以产生少量B族维生素 , 故而卫生合格的酱腌菜并非一无是处 。世界各国人民都喜欢食用酱腌菜 , 少量吃一点作为开胃食品是无妨的 , 但如果用它作为一餐中的主菜 , 替代新鲜蔬菜 , 就不妥当了 。特别是慢性病人和少年儿童 , 需要更多地食用新鲜蔬菜来预防疾病或促进生长 , 并养成口味清淡的良好膳食习惯 , 故不宜多吃酱腌菜 。
误解四:只有酱腌菜可能产生致癌物 , 腌制和干制海鲜之类没事
实际上 , 腌制和干制的海鲜类食品有可能含有亚硝胺类致癌物 。亚硝酸盐本身只具有毒性 , 而真正致癌的物质是“亚硝胺”和“亚硝酰胺” , 它们是亚硝酸盐和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物质”发生结合的结果 。鱼类、海鲜类食物的蛋白质在运输和储藏中容易发生降解 , 它们淡淡的腥味和臭味就是胺类物质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