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最后上钩的到底是谁?对后世有多大影响

太公望,是武王伐纣时的元帅,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西周建立以后,他第一个被封为齐的诸侯,是齐国的开国国君 。关于他的事迹,流传较广,特别是《封神演义》这部富于神话色彩的小说问世以后,更给这位历史人物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他姓姜,氏目,名尚,字子牙,所以称他为姜尚,或吕尚,或姜子牙 。他又叫做太公望或吕望,俗称姜太公 。他也被称为师尚父 。他的名称就有这么一大串 。

姜太公钓鱼最后上钩的到底是谁?对后世有多大影响

文章插图
他是东夷人,炎帝的后裔,炎帝姓姜,所以他的本姓应该是姜 。他的先祖协助大禹平治水土有功,虞舜和夏禹的时候,被封在吕(河南南阳西),后来的子孙就以这个封地为姓了 。到夏、商的时候,这个家族逐渐衰落,沦为平民 。
吕尚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他曾在商朝都城朝歌做过屠牛的生意,在孟津开过饭铺,大概到七十多岁的时候,就在兹泉钓鱼 。兹泉,是磻溪中的一处深潭,水清而凉,往北流十二里,注入渭水 。这里石壁陡峭高耸,一片竹林,枝叶繁密,青翠宜人,好像从没有过人迹 。他钓鱼的技术很不高明,钓了三天三夜,没有钓上一条,气得把衣服和帽子都脱掉摔在地上 。岸边有个农民看见他那气冲牛斗的样子,就走过去劝他不要灰心,对他说:“你耐心一点,再钓钓试试看 。钓鱼的线必须细,饵必须香,慢慢地轻轻地把线和饵抛到水里,不要惊动了鱼 。”
姜太公钓鱼最后上钩的到底是谁?对后世有多大影响

文章插图
吕尚按他指导的方法再去钓,很快就钓了一条鲫鱼 。吕尚很高兴 。再继续钓,不多久,又钓了一条大鲤鱼 。兹泉边有块大石头,叫磻石,吕尚钓鱼老是坐在这里 。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日子长了,石头上也就留下了他双膝跪着的痕迹 。今天我们如果到西安去旅游,还可以去看看当年留下的这个遗址 。
有一天,西伯打算出外打猎,要太史卜一个卦,问上帝是否吉利 。太史卜完,向西伯拜贺,说:“占的兆非常好,今天一定会获得人才 。”西伯听了,很高兴,立即带了一群勇士出发,在渭水之南,开始围猎 。在追逐飞禽走兽之间,西伯来到溪的兹泉附近 。这里仙境般的景色,把西伯迷住了 。正在欣赏中,忽然发现溪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位老人,银须飘拂,态静神闲,旁若无人,凝神敛气,一本正经地正在垂钓 。
姜太公钓鱼最后上钩的到底是谁?对后世有多大影响

文章插图
西伯想:我们这么多人来到这里,车马喧哗,人声嘈杂,而他却像周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这可能是个有道之士 。于是,走上前去向他招呼 。吕尚一见西伯,也忙起身行礼 。经过一阵谈话西伯大惊,料想不到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会有这样杰出的人才 。西伯问了他的姓名和家世,知道他原来还是尧时四岳的后代 。西伯高兴地说:“以前,我的先祖太公曾经说过,将来一定有一位圣人来到周地,那时,周就会大大地兴旺起来 。
你恐怕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太公盼望你很久了 。从此,别人就称他为太公望 。西伯请他一同回到周都,任命他为师,对他非常尊敬,称呼的时候,后面还加个“父”字 。因此,他又叫做师尚父 。师,是先生的意思,也有人说是掌管军队的官员 。尚,是他的名 。父,是当时对长辈的尊称 。合起来,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尚老先生 。这就是后来民间流传的“太公八十遇文王”的故事 。但根据武王伐纣时他冲锋陷阵的英勇事迹来看,当时他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年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