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搅局者到百亿巨头:蚂蚁保险的“危与机”

“我实在想象不出,今天保险复杂在哪里?”
七年前,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针对平安集团董事长马哲明所说“有些保险操作比较复杂”、“所有东西都可以上互联网可能是一千年以后”,马云一一给予了反驳 。
在他看来,这些“复杂”的事情,互联网技术都可以解决 。
事实证明,马云再一次将“吹过的牛”变为了实现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超过5.7亿支付宝用户通过蚂蚁集团的保险科技平台投保或受保,或参与了互助项目相互宝 。
同期,蚂蚁集团旗下保险科技平台促成保费及分摊金额突破500亿元,超过绝大多数传统人身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约90家保险机构与其合作开展业务,成为中国最大线上保险服务平台 。
从最初的行业“搅局者”,到如今百亿级规模,蚂蚁用了十年时间 。

从搅局者到百亿巨头:蚂蚁保险的“危与机”

文章插图
支付宝业务发展史(图片来源:招股书)
实际上,蚂蚁的保险业务起步比余额宝、花呗更早 。
从基于场景的线上保险产品出发,之后,通过对外投资和平台合作等方式,蚂蚁逐渐完善其保险版图,形成了场景保险、产品销售和技术赋能三大业务板块 。产品覆盖财险、寿险、健康险、相互保险等类别,收入模式则包括并表的保险公司收入、保险销售渠道收入和技术服务费 。
随着中国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用户需求不断增加、保险产品快速推出、保费收入逐步提升,各类企业都想分食一块“蛋糕” 。除了蚂蚁,腾讯、水滴等互联网企业也杀入了该领域 。
一边是对手追赶,一边是行业规则变化层出不穷,由此看来,蚂蚁要想在互联网保险行业持续站稳脚跟,还需历经不少考验 。
【从搅局者到百亿巨头:蚂蚁保险的“危与机”】保险“上网”十年
从进入保险行业起,蚂蚁的保险产品就带有较强的“场景属性” 。
2010年前后,淘宝平台退款纠纷中42%是因买卖双方退货邮费未达成一致导致,针对退货运费补偿问题,蚂蚁联合华泰财产保险首次推出退货运费险,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线上场景险 。
彼时,蚂蚁只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想解决用户痛点、提升购物体验,让买卖双方交易更流畅,却没想到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 。
2012年“双11”,华泰保险承保的“退货运费险”当日保费收入超1000万元;2013年“双11”,这一数据为单日成交1.5亿笔,保费收入近9000万元 。
品尝到场景保险的甜头后,蚂蚁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保险销售平台,开始试水自营业务 。
2013年,蚂蚁金服(蚂蚁集团前身)联合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发起成立了众安保险,这也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蚂蚁集团、腾讯和中国平安分别持有众安保险13.53%、10.2%和 10.2%的股权 。蚂蚁集团为众安保险单一最大股东 。
从搅局者到百亿巨头:蚂蚁保险的“危与机”

文章插图
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股东的加持下,众安保险自出生起就带了“科技”基因,业务也源起自淘宝 。2014年“双11”,众安保险开始承保“退货运费险” 。
早期,众安与蚂蚁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保险领域,推出了众多嵌入互联网场景的创新产品 。类似退运险等小额、碎片化的场景化产品为众安打开了国内市场 。
2019年起,众安保险又加深了与蚂蚁的战略合作 。双方将业务范围从最初的财险扩展到了健康险、车险等领域,迭代推出了“好医保”系列产品,还持续拓展了海外无忧退产品,将拖货运费险服务延伸至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