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的中公教育备受煎熬

疫情冲击下 , 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 这让“铁饭碗”系列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变得更加热门 。也让“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市值水涨船高 , 屡屡破新 。7月15日 , 中公教育的市值飙升至2000亿 。
不过 , 看似顺风顺水的中公教育 , 在疫情里同样难熬 。
在上市之后净利润稳步提高的中公教育 , 也在疫情里折了戟 。中公教育发布的最新半年报财报数据显示 , 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而在后疫情时代 , “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
戛然中止的高歌
在借壳上市之后 , 中公教育势头凶猛 。
2019年2月21日 , 中公教育在深交所敲钟 , 成功登陆A股市场 , 彼时中公教育的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亿元 。资料显示 , 中公教育在2019年内实现营收达到91.76亿元 , 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为18.05亿元 , 同比增长56.52% 。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 , 中公教育业绩让投资者满意 , 其股价从当初重组价格的3.68元上涨至现在的33.63元/股 , 市值从500多亿元飙升至2074亿元 。
不过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公教育 , 在疫情的打击之下 , 却陷入了亏损 。中公教育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 , 中公教育实现营收为28.08亿元 , 同比减少22.8%;净利润为-2.33亿元 , 从盈转亏 , 同比大幅减少147.27% 。
对于亏损的原因 , 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解释为 , “公务员省考联考延后了近4个月 , 上半年其他招录考试也有一定程度的延期;在协议班占比较高的情况下 , 考试延期使得本报告期的收入确认水平与实际经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背离 。”
目前的“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 , 营业收入主要是依靠公务员招录培训、事业单位招录培训以及教师资格招录等培训活动 。在今年上半年里 , 中公教育的这些主要营收业务 , 大多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 。当中 , 占中公教育营收重头的公务员序列产品在上半年的收入为12.18亿元 , 同比下降达40.90% 。
中公教育在财报里表示 , 随着考试的恢复以及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招录扩张政策推出 , 有利于下半年中公教育逐步恢复实现业绩的反弹 。不过 , 尽管中公教育复苏有望 , 但是在今年下半年 , 还有个更严峻的问题等着中公教育 。
【千亿市值的中公教育备受煎熬】压力主要是来自于中公教育和亚夏汽车的“对赌协议” 。
在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上市时 , 双方签订《盈利预测补偿协议》 , 承诺在完成资产重组之后 , 中公教育的2018年-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少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 。二者的对赌协议一直为外界所关注 , 而在今年疫情影响下中公教育能不能如期完成对赌 , 成为谜题 。
在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分别是实现净利润11.53亿元、18.05亿元 , 完成对赌协议 。而在今年上半年 , 中公教育亏损2.33亿元的情况下 , 2020年协议对业绩要求更甚一步 。
中公教育想要完成对赌协议 , 在下半年不仅要填满上半年亏损 , 而且还要实现扣非之后不低于16.5亿元的净利润 , 接下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完成对赌协议 , 中公教育迈开了扩张的步伐 , 不过扩张路并没有那么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