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展示元青花,共同欣赏其魅力!

元代瓷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浑厚凝重、气魄雄伟,特别是高 级的细瓷,包括至正型青花,这个特点尤为明显 。这与蒙古人豪爽的性格有关,同时也与它是出口品有关 。至正型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大盘,传世品也是以大盘为最多,而且这些传世的元青花大盘大部分保存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国家博物馆,是昔日王宫的遗 留 。这说明元青花在当时主要是返销盛产米纳依彩绘陶器的伊朗 。当然也有龙泉窑的大盘 。这种大盘是我国以前没有的新型式样,系按照伊斯兰国家人的饮食习惯,置于地毯上盛放食物 。盘子的直径达三尺,却极为平整,毫不翘棱变形 。盘的样式为折沿,而且板沿很宽,有二寸多,适于手持搬动,分菱花和圆形两种 。菱花式的有十瓣、十二瓣和十六瓣 。十瓣和十六瓣的是花口圆身;十二瓣的是花口、花身、花足的通体菱花式,每瓣大小相同,制十十分讲究,尤为精致.

为你展示元青花,共同欣赏其魅力!

文章插图
"元青花地釉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新品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如同淡淡的湖水一般,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及打磨作旧 。
元青花瓷 在海外的拍卖行情一直很好,回顾元青花瓷拍卖情景,可以总结元青花拍卖多数的天价都是由外国人创下的 。2003年9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15万美元成 交,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交易的新纪录 。
为你展示元青花,共同欣赏其魅力!

文章插图
在我国的历史上,元代是一个民族融合、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时代文化,元青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可以说,元青花作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陶瓷品种,其自身特有的美丽 。
元青花用的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苏麻离青料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 。元代使用的“苏勃尼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 。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结晶斑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 。而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 。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
为你展示元青花,共同欣赏其魅力!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器手感沉重,早期用瓷石制胎,称“一元配方”,中期开始用瓷石加高岭土制胎,称“二元配方” 。器底和盖内不施釉,圈足宽而浅,器底有明显的竹刀修胎足的起止纹,器身内壁见轮旋纹,由于胎泥淘冼不够纯净,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黑褐色铁质斑点,底足、口沿露胎缩釉处呈火石红色,器底沾釉斑,胎色白而不细 。(有的底还是沾了窑沙,有的窑沙已在釉内,看就像有点粗的样子,有的还有铁黑点)
【为你展示元青花,共同欣赏其魅力!】元青花通常是出土器,部分出土的瓷器有金属膜 。金属膜有如鼻涕虫爬过后的亮膜,有的还掺有泥色,色浓和色淡处没有明显的界线,呈渐变状,用手摸也是平的(没有实物,可放大看鬼谷子罐的拍卖光碟) 。还有的金属膜如涂了碘酒的颜色,并和泥色混在一起,有较强的蛤蜊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