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圆通与阿里的四次联姻

9月1日,农历七月十四,宜嫁娶、祈福 。
圆通公告显示,阿里增持圆通12%,最终合计持股圆通22.5% 。喻渭蛟夫妇仍为圆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1% 。
今天,圆通速递A股尾盘涨停,而港股的圆通速递国际更是大涨259%,盘中一度触及7.5的高点 。有分析认为,公司将来有望承接阿里的海外速递业务 。

15年,圆通与阿里的四次联姻

文章插图

15年,圆通与阿里的四次联姻

文章插图
从2005年圆通率先接入淘宝网计算以来,圆通和阿里的深度合作已有四次 。每次合作,都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形成共赢的格局,重塑中国电商与快递行业的生态 。
这既是一个中国电商与中国快递相互成就的故事,也是一个快递后起之秀凭借独到的战略眼光,从一个世界级平台吸收养分不断壮大的故事 。
在淘宝诞生的最初几年里,中国电商与中国快递,曾经处于两个并无交集的平行世界 。
1999年,杭州西湖区湖畔花园小区,十八罗汉聚义,阿里巴巴诞生 。这一年,800公里外的井冈山,浙江桐庐籍的装修公司老板喻渭蛟还在为要债发愁 。
19岁离开家乡创业,先后做过木工和装修,中间还回到老家种了3年地 。后来的喻渭蛟在宁波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到了一个560万装修的大单子:去井冈山为西苑宾馆做装修 。喻渭蛟想试一下,那时候一年他能挣十几二十万,而560万的工程,两年下来能赚100万 。
只可惜没想到钱没赚到,反而赔大发了:当时的他被拖欠了200多万的工程款——当时一套房子也才十多万,而垫资的钱都是他到处借的 。
他对自己的总结是:干活可以,但不适合讨债——“一定要找一个不用讨债的行当,现金往来 。”
2000年,34岁的喻渭蛟凑了5万块钱,拉着仅有的几辆旧自行车和之前装修公司的17名员工去了上海 。在长宁区与静安区交汇处,镇宁路万航渡路545弄44号,喻渭蛟租了260平方,“一个月租金2800元,我觉得特别便宜,而且在一个弄堂里,能够躲避邮政的查处”——当时,邮政是官方认可的唯一可以合法揽货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 。
喻渭蛟和他的17个员工每天凌晨就到上海火车站接货,把货拉回仓库,将包裹分拣之后,再骑着自行车或者“打白条”借来的摩托车送货,每天都要忙到夜里一两点 。最让喻渭蛟头疼的就是监管部门的围追堵截,每天都要像做贼一样东躲西藏 。
尽管如此辛苦,但是因业务量不足,圆通还是亏本经营 。喻渭蛟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向隔壁小店的老板借钱买米买油 。2002年春节,喻渭蛟回老家过年,全身上下只有500多块,整个春节他和妻子、孩子缩在家里,只有除夕那天吃了一顿猪肉馅饺子,剩下都是清一色的素菜,也没敢去任何一个亲戚家拜年,甚至连父母家都没敢回 。
2003年起,依靠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周末照常运营,圆通业务量猛增,网络规模和市场开始迅速扩大,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还完了历年的欠款 。
虽然说是开始赚钱了,但是发展的确实太慢,远远比不上同时期的申通、中通 。当时通达系内部的市场格局是,早圆通七年成立的老大哥申通遥遥领先,其他“通达”业务量的总和加一块,就是申通的量 。喻渭蛟的圆通,在与一干桐庐系老乡的竞争中敬陪末座 。
1 第一次“联姻”:率先接入淘宝网圆通依靠周末继续运营实现扭亏的2003年,阿里巴巴秘密孵化了一个C2C交易平台:淘宝网 。
凭借三年内不收入场费和交易费政策打败eBay的淘宝,终于三年打败eBay,占据国内电商70%的市场份额 。但想进一步发展的淘宝,面临一个问题:快递费价格居高不下 。当时一单快递的价格高达18-24元,这个价格在低至2块钱全国包邮的今天,简直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