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亮相:独角兽中的新物种

蚂蚁集团上市迈出关键步伐!
今日(8月25日)盘后,正在谋求A+H上市的蚂蚁集团分别向上交所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公布招股申请文件 。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蚂蚁集团几乎每年都有上市传闻 。万众瞩目 。自今年7月20日靴子终于落地以来,今天公布的招股文件,是蚂蚁集团首次全面对外界披露业务大盘、营收状况等核心数据以及未来规划 。
招股书看点
根据招股文件显示,2019年蚂蚁集团营收超1200亿元;6成营收来自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年活用户超10亿,连接商家数超8000万;过去一年支付交易规模为118万亿元;上市后员工持股平台占股不低于40% 。
这些数据表明,蚂蚁集团凭借创新能力在激烈行业竞争中杀出重围,主要业务指标全面领先行业 。
(1)科技业务收入逾六成
2019年公司营收为1206.18亿元,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这一数字为857.2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0% 。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上半年依然没有改变,今年1-6月,蚂蚁营收达到725.2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8% 。

“蚂蚁”亮相:独角兽中的新物种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此前对于蚂蚁到底是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市场一度有争论 。此次招股书披露给这个争论画上了句号 。
数据显示,蚂蚁集团的营收总共有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三大门类构成 。2020年1-6月三大项占比分别为35.86 %、63.39%和0.75% 。
蚂蚁在数字金融领域采取的是开放平台策略,通过为金融机构输出技术服务获得收入,因此和蚂蚁链等创新业务这两大类,均属于技术收入 。两项合计,蚂蚁来自科技服务的收入超过64% 。
蚂蚁集团不仅收入主要来自科技领域,在支出上也同样是技术先导 。
2019年技术研发是蚂蚁的主要支出,全年技术研发投入106亿元,相当于130多家科创板新股2019年研发支出的一半(中国新闻周刊数据) 。蚂蚁IPO拟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之一也是技术,招股文件称,A股和H股募资额的40%都将投向创新及技术研发 。而在蚂蚁的员工构成上,也有64%是技术人员 。
(2)各项业务均居行业第一
蚂蚁集团所处的赛道竞争激烈,说强敌环伺毫不夸张 。支付业务有强大的对手微信,理财与贷款业务面临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而保险业务则有一大批互联网保险或经纪公司 。至于核心金融科技,也置于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巨头的火力网之中 。
然而,此次招股书显示,蚂蚁在所有的业务领域几乎都处于行业第一的位置,竞争优势强到“没朋友” 。
支付领域:招股文件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连接国内超10亿用户 。截止到6月30日的12月内,支付宝平台上完成的总支付交易量为118万亿元,同期中国数字支付交易金额为201万亿元,这意味着支付宝的行业份额超过50% 。
此外,在理财科技领域、微贷科技领域、以及保险科技领域,蚂蚁都保持全行业第一的优势地位 。
“蚂蚁”亮相:独角兽中的新物种

文章插图
一直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为特色的蚂蚁集团,通过汇聚小的力量,成就了庞大的生态——这正是蚂蚁能够在各个业务赛道保持第一的终极原因 。正如蚂蚁在招股文件所称:
“我们以一体化、平台化的企业战略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和业务发展阶段的客户提供服务,帮助我们确立了在数字支付和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
(3)上市后员工持股逾四成
截至招股书发布之日,君瀚、君澳作为蚂蚁的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蚂蚁29.8%和20.6%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发行完成后,君瀚、君澳合计持股将不低于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