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如何让体育活动成为幼儿成长“标配”?

前不久 , 教育部发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 , 其中要求幼儿园制订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 , 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 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通过调查采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发现 , 这项看起来内容明确且重复提出多次的要求 , 在很多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却难以落实 。 除了显而易见的天气因素、场地限制等客观因素 , 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近日 , 采访人员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 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商讨对策 。
活动|如何让体育活动成为幼儿成长“标配”?
文章图片

多重因素致幼儿园无法开足户外体育活动
几年前 , 某幼儿运动健康机构曾在国内多地对幼儿园进行调查 , 结果发现:超过90%的幼儿园无法做到每天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参加体育运动 。
“针对幼儿园的这一要求一直都有 , 但确实难以达标 。 ”作为北京某高校附属幼儿园、公办一级幼儿园的资深带班老师 , 汪老师这样说 。 她分析有多重原因:天气因素、场地限制、观念局限、体育师资不足等 。
参加幼教工作近30年 , 汪老师深感幼儿园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 “原来幼儿园基本上每天都会安排孩子户外活动 。 但现在空气质量一显示污染 , 就不安排户外活动了 。 ”
“一到季节交替 , 老师们就会格外注意 。 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 , 孩子们一边跑步一边嬉闹 , 吸进凉气以后很容易咳嗽、流鼻涕 , 感冒后又会传染更多孩子 。 ”汪老师说 。
有时 , 虽然天气条件允许 , 户外活动又会受到场地限制 。 “我们幼儿园一共8个班 , 园内活动场地并不大 , 一次只能容纳3个班同时运动 。 但现在受疫情防控要求 , 户外活动不允许混班进行 , 而若把各班户外活动时间错开 , 就保证不了活动时长 。 ”
活动场地有限 , 也容易导致孩子们在奔跑时发生碰撞 。 “孩子们一旦受伤 , 老师不但心疼 , 更怕无法向家长交代 。 ”汪老师透露 , 如今家长难以接受孩子在幼儿园受伤 , 再加上日常各类教学活动内容非常紧凑 , 因此一些年轻老师在课程设置时更偏向智育 , 以轻松的户外活动、早操等代替体育活动 。
除了以上客观因素 , 汪老师也表示 , 幼儿园的老师们虽然都是“全科型”老师 , 但大都没受过专业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培养 , 在“制订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这一方面存在短板 。
活动|如何让体育活动成为幼儿成长“标配”?
文章图片

体育活动与幼儿的发育、发展全面关联
正如汪老师所说 , 《评估指南》中的这一要求并非新令 。 2001年9月起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6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均提出相同要求 。
“如今重申这一要求 , 说明需要进一步强调体育锻炼之于幼儿的重要性 。 ”北京大学妇女儿童体育研究中心主任董进霞说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早期教育专业负责人张雪萍分析认为 , “从文件层面可以看出 , 我国政府对于保障儿童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是长期、高度重视的 。 ”
“我国现在对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普遍要求是一个小时 , 而世卫组织对五岁以下儿童的建议是‘在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中花费至少3个小时’ 。 ”董进霞说 , 基于父母带娃经验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天当中幼儿缺乏身体活动 , 肯定吃饭也不香 , 觉也睡不着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我们提出的体育活动的要求需要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