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世界孤独症日丨让爱来,让碍走,用行动支持“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 是一种谱系障碍 , 成因至今是谜 , 并且伴随终身 。孤独症人士虽然可以说话 , 却无法正常交流 , 不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 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

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 , 不论是就学、就业、就医还是社区生活 , 都是障碍重重 。4月2日 , 世界孤独症日 , 让爱来 , 让碍走 , 用行动表达你对孤独症的支持 , 帮助他们在无障碍的环境快乐生活 。
与众不同的孩子 , 学会坚强的父母
“温柔点 , 注意我的老腰 。”在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管庄校区(以下简称“星星雨”)的走廊上 , 教研部主任吴良生笑着蹲下来 , 双手扶住面前的小男孩阳阳 , 伸出右手指着自己的嘴唇 , 不断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老、腰 , 来看我 , 老、腰……”吴良生一次次用手指引导男孩看向自己的嘴唇 , 示意他跟着自己读 。从第一次含糊不清的发音 , 到第二次、第三次越来越清晰的发音 , 五岁的阳阳很快就跟上了节奏 。吴良生伸出右掌 , 示意阳阳击掌庆祝 , 孩子举起肉嘟嘟的小手 , 重重地拍在吴良生的大手上 。
一旁 , 阳阳妈正在和培训老师交流着孩子的学习情况 。去年5月21日 , 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孤独症的第二天 , 阳阳妈就在其他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推荐下 , 带着孩子直奔这里 。
其实 , 阳阳两岁多时 , 妈妈便察觉出他的与众不同:不怎么说话 , 有点固执 , 不爱睡觉 。“贵人语迟”的想法让她忽略了孩子的异样 。直到3岁多的阳阳在一家早教机构上课后 , 阳阳妈才在老师的建议下带孩子去了医院 。那时 , 她认识了另一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 , 了解到一些孤独症的情况 。受疫情影响 , 直到2021年5月20日 , 阳阳才被确诊为典型的孤独症 。
说到儿子被确诊那一刻 , 阳阳妈吸了吸鼻子 , 说了句“就这样了” , 然后缓缓低下头 , 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巾 。“医生说是 , 那就是了 , 我已经能接受了 , 就是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 。”阳阳妈说 , 她曾抱有侥幸心理 , 总觉得现在的这些特征以后会慢慢好转 , 不会是孤独症 。
“和她有类似想法的家长 , 实在太多了 , 尤其是在2005年以前 。”在星星雨工作已有26年的吴良生说 , 大部分来星星雨的家长 , 最初的想法是能把孩子治好 , 有的家长哪怕知道治不好 , 但还是在寻求方法 。“家长的心路历程都是一样的 , 从怀疑到不愿意接受 , 再到逐步接受 。不太一样的是 , 随着社会资源逐渐丰富 , 这个历程的时间也在逐步缩短 。”吴良生说 。
星星雨是国内首家孤独症儿童及家庭康复教育机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 。“我们最大的价值不是说教会家长如何去干预孩子 , 而是让家长从内心去接受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 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教育方式 , 这个接纳的过程其实挺难的 。”星星雨执行主任孙忠凯说 , 很多家长最开始都对孩子的行为无法理解 , 觉得自己什么都教不好 , 精神状态很差 。这是因为 , 他们在用正常的思维去对待一个特殊的孩子 。星星雨要做的 , 便是让家长们认识到 , 每个生命都会面临很多挑战 , 这个家并不因为孤独症孩子的到来而毁了 , 反而因为孩子 , 让他们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了不一样的生活 。只有心态好的家长 , 才会去不断寻找机会 , 为孩子今后的融合创造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