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点亮自己、照亮世界 , 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前几天坐地铁 , 正是早高峰 , 旁边上来一对母子 。 坐定后妈妈就开始不停地问儿子功课 , 还记得《登鹳雀楼》怎么背不?这个单词怎么拼……
短短2站路 , 妈妈一刻没停 , 可一旁上小学的儿子却只是偶尔心不在焉的应一句 , 反倒还没到就急着下车 。
这地铁上的10分钟 , 大概也不过是这对母子日常相处的缩影罢了 。
那么 , 父母怎么做 , 孩子才能听呢?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文章图片
01我们要的那个结果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吗?
母子俩下车后我在想 , 这届父母太卷了吧 , 才小学 , 就连地铁上的10分钟都不愿意放过了 。
即使只有10分钟 , 可能我们也会觉得 , 能背1个单词也是好的 。
我们可能会觉得 , 没关系 , 孩子现在累点 , 以后就能轻松了 。
可抓住这10分钟 , 就算最终孩子记住了1个单词 , 这样的结果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么?
生活中 , 父母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常见 。
孩子放学回家 , 刚打开电视 , 还没看到5分钟 , 你就说:快去做作业;或者吼一声“把电视关了”;
或者孩子正在系鞋带 , 总是错 , 你就忍不住催促:快点快点 , 马上迟到了 , 怎么这么慢;
或者你正陪2岁的孩子在母婴店前打弹珠 , 看到孩子迟迟不按或者对不准 , 就说:宝贝 , 往右边点 。
不管当下孩子正处于什么状态 , 父母总是急于让孩子马上做到结果 , 拿到好处 。
我们的心急、焦虑 , 反应在行为上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强迫” 。
语言上命令式的“快点写作业 , 快点睡觉……”;
不断的重复的“我都说了一百遍了”;
说多了孩子还不听 , 免不了就要打骂 , 采取更极端的方式 。
我们的“争分夺秒”除了反应了我们的心急 , 让孩子升起内心的反抗外 , 真的有用么?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文章图片
父母这样的心急 , 背后其实是我们对孩子的高期待 , 达不到我们才会着急 。
可父母的心急常常无解 , 孩子很好了 , 你总会想他更好 , 学习好了 , 你会期待他运动也好 。
但孩子不是机器 , 总有达不到要求的时候 。
都说困难像弹簧 , 对待孩子也是 , 你越急 , 给孩子的压力越大 , 孩子的反抗越多 , 效果可能也越差 。
所以这种时候 , 特别是对于低龄的孩子 , 父母其实需要接纳真实的孩子 。
就像孩子生病时 , 为人父母都会祈祷 , 只要孩子身体健康 , 别的都可以慢慢来一样 。
所以对孩子低点期待 , 想想当下你需要的“好” , 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最好的 , 也许孩子的每个行为你都会看到惊喜 。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文章图片
02你真的了解眼前这个孩子的优势和特点吗?——对孩子的世界保持好奇
就像地铁中的那对母子 , 为什么孩子不想听妈妈说学习 , 除了母亲的急切让孩子觉得无趣 , 另一点反映出的其实是妈妈不懂孩子 。
在《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一书中提过一种现象 , 就是在孩子10岁左右的时候 , 孩子会特别想模仿大人 。 不管是画画啊、写作啊 , 都会有大人的痕迹 。
其实是因为从这个时候起 , 孩子的自我才慢慢建立 , 才开始理解外在的现实 。 反之 , 在这之前 , 孩子其实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 表现出种种“童趣” , 对世界充满好奇 。
就像2、3岁的孩子 , 你很难要求他们认认真真走直线 , 因为他们总是很容易被路边的花草、蝴蝶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