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尽责,爸爸缺席?答案你一定难以置信

写了一篇关于家庭内耗的文章
刷到此文的父母 , 请停止家庭内耗
, 有很多读者纷纷留言“爸爸去哪了” , 言外之意就是说“为什么都要求妈妈 , 而不要求爸爸”?
养育孩子,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尽责,爸爸缺席?答案你一定难以置信
文章图片
在这个问题上 , 我觉得妈妈们有些事情可能一直没太想明白 , 我归纳总结了一下 , 主要有以下两点:
你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我们总以为是对方导致了我们今天的样子 , 是他不管孩子 , 所以我什么都得干;是他常常惹我不高兴 , 让我生气 , 所以我活得很累 。
原来 , 我也是这么想的 ,
凭什么都是我做 , 而孩子爸只要赚钱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
孩子我管 , 老人我管 , 家里所有事务都是我管 , 偶尔孩子病了 , 还要听老公的指责“你怎么带个孩子也带不好”?
那时候 , 这些事这些话都具有狠戳心窝的力量 , 能把我打击得一无是处 , 什么都做了 , 还什么都没做好 。
到最后 , 你还没地说理 。
养育孩子,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尽责,爸爸缺席?答案你一定难以置信
文章图片
怎么办?
继续隐忍、生气和愤怒 , 还是想办法做些什么以改变现状?
我选择了后者 , 通过学习改变现状 , 而想要改变现状 , 又必须得从改变自己开始 。
因为改变自己比较容易 , 想改变他人几乎没有可能 。
有一句话说 , 人不能被改变 , 只能被影响 。 当妈妈改变了 , 爸爸和孩子自然会被影响 , 最终发生质的改变 。
归根结底 , 还是那句话 , 你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 当你改变了 , 你身边的一切也就改变了 。
或许有人会问了 , 凭什么必须是妈妈改变 , 而不是爸爸?
英国的精神分析大师比昂讲过一句话:
“关系的本质 , 是谁制造焦虑 , 谁容纳和化解焦虑” 。
用大白话说就是
“谁痛苦 , 谁改变” 。
因此 ,
在一个家庭中 , 如果你觉得痛苦 , 那你就先改变 。
养育孩子,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尽责,爸爸缺席?答案你一定难以置信
文章图片
爸爸在家庭育儿中的缺席 , 妈妈“功不可没”
前两天旁听了一个个案 , 妈妈43岁 , 孩子16岁 , 因为孩子爱玩游戏 , 妈妈与孩子发生了冲突 。 结果孩子打了妈妈 。
妈妈特别痛苦 , 自己那么地疼孩子 , 担心孩子 , 为孩子好 , 最后却还被孩子打 。
当老师问妈妈 , 爸爸和孩子的相处情况如何?妈妈的回答是 , 爸爸基本不管孩子 , 都是她在管 。
老师问孩子爸爸为什么不管孩子 , 不参与孩子的生活?
妈妈说自己
看不惯爸爸的育儿方式 , 也不喜欢爸爸带着孩子瞎玩 。
后来 , 孩子爸爸索性就不管了 。
在这位案主的描述中 , 你有没有看到自己?反正我是对号入座了 。
因为我也曾质疑老公的带娃方式 , 见不得老公和我全然不同的育儿观念 。
本来是队友 , 而我却硬生生地将他推出了我们的家庭育儿系统 。
养育孩子,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尽责,爸爸缺席?答案你一定难以置信
文章图片
真的 , 很多时候并不是爸爸不愿意参与养育 , 而是我们
在无意识中这个指责 , 那个埋怨将他们推了出去 。
老师常说的一句话:
“爸爸是天 , 妈妈是地 , 孩子是站在天地之间的那个人 。 只有当爸爸是辽阔高远的 , 妈妈是安定踏实的 , 孩子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
孩子 , 需要爸爸妈妈的共同养育 , 缺失了哪一方都不行 。
孩子需要妈妈的细心、共情与温暖 , 可也需要爸爸的勇敢、大方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