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青春期 , 父母有多强势 , 孩子就有多叛逆!
还记得之前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小欢喜》吗?里面的乔英子和她的妈妈宋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乔英子的父母离异后 , 一直由妈妈宋倩抚养 , 可以说 , 她是宋倩唯一的依靠和精神寄托 。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宋倩在日常生活中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 小到日常起居 , 大到以后该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 , 她都为英子计划好了 , 却从未问过英子的感受 。
宋倩经常以爱的名义来约束英子的行为 , 一句“妈都是为了你好”就把想要反抗的英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可是高三本来学习压力就大 , 宋倩还经常不许英子做这做那 , 不许经常和爸爸见面、不许吃垃圾食品 , 连最喜欢的乐高也不准她玩 , 时间久了 , 英子越来越觉得窒息 , 她想要逃离妈妈……
最后在选择高考志愿的时候 , 英子终于没有听妈妈的话 , 选择了离家最远的南京大学 , 因此也和妈妈爆发了非常激烈的争吵 。
妈妈觉得英子怎么会这么叛逆 , 英子觉得妈妈根本不理解自己 。
她长期以来积攒的憋闷和委屈的情绪终于来了一次大爆发 , 她每天晚上失眠 , 对着手机说自己的心里话 , 她甚至一个人离开家 , 来到了桥边想要轻生……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青春期的孩子 , 大脑发育与内分泌都处于特殊的状态 , 如果父母不能用正确方式与孩子沟通 , 必定会引发孩子的叛逆 , 导致孩子痛苦 , 家长烦恼 , 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
孩子刚步入青春期时 , 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明显增多 , 等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 , 多巴胺的分泌更是达到了顶峰 。
多巴胺是一种可以传导刺激感受的信号 , 多巴胺分泌得越多 , 人就会变得越兴奋 , 表现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就是变得冲动、叛逆、喜怒两极分化严重 , 并且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但是这个时期 , 他们大脑中负责决策的杏仁核却相对发展滞后 , 判断力很不成熟 , 遭到父母的拒绝时 , 就会变得暴躁 , 不能理解父母的决定 ,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
除了大脑的因素 , 他们的生理上也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 他们个子迅速长高 , 更接近成人 , 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引起一部分心理上的变化 。
从前觉得非常权威的父母 , 如今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 他们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 , 开始思考父母言行的正确性 , 产生逆反心理 。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做这5种父母 , 自以为花了很多心血 , 却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一、以爱的名义道德绑架的父母
就像乔英子的妈妈一样 , 用一句“都是为了你好”来感动自己 , 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 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 , 这无疑会使孩子产生反感 。
二、不尊重孩子隐私的父母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些事情,父母明白得越早越好】在《小欢喜》中有一幕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 那就是乔英子写字台前有一块透明的玻璃 , 通过这个玻璃 , 宋倩可以看清英子的一举一动 , 这里让人感觉非常窒息 。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会让孩子变得十分没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