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汉森|孩子想拥有农场?很好的愿望,先来认识真实农场的模样吧( 二 )


我家老二很喜欢故事类书籍。一套6册的《恐龙故事》,他愣是让我一天一章,从头读到尾,现在进行到第二遍。而《亚当农场的一年》,第一晚给他讲了春、夏部分,他就说“这本书太好看了,比《恐龙战士》还好看”。
让孩子评价高的书,我都会再细细琢磨一遍,想知道眼前的这本《亚当农场的一年》吸引孩子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问了我家老二,喜欢《亚当农场的一年》什么,孩子的回答倒是很简洁“都喜欢”。也罢,孩子喜欢,就是最大的理由。那么,姑且从成人的角度,试着找找《亚当农场的一年》吸引孩子的原因。
孩子一眼就喜欢的,莫过于图片。《亚当农场的一年》的图片,是生动的,鲜明地展现了农场的一年四季,包括封面。还有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小小的翻翻页,是吸引孩子读下去的推动力。大人讲解,孩子翻开内容,这个过程,相当于让孩子的眼、手、耳三者一起阅读。
小小的翻页,小小的动作背后,还藏着“秘密”。有的翻页会和上面的图片重合,有的不会。发现这一点,孩子很是惊喜,愣是把所有的翻页,从头到尾再次翻了一遍。看看到底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这是另一种“阅读”的乐趣。
除了手的参与,让孩子主动阅读这本童书,《亚当农场的一年》还以“我”,也就是亚当·汉森的视角讲述。看《亚当农场的一年》,就像听着亚当·汉森细数他家农场的故事。这样的叙述方式,给人以亲近感,拉近读者与书本的距离。
看《神秘日志·达尔文环球旅行记》、《猛犸爷爷》都会有类似的感觉,听熟悉的人,讲他们的故事,能让人更容易读进去。在孩子还未成为一名“主动”的阅读者之前,《亚当农场的一年》“我”、翻翻书的主动式邀请,会带领孩子进入书本的世界,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

亚当·汉森|孩子想拥有农场?很好的愿望,先来认识真实农场的模样吧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的话北师大学教授王泉根老师在《儿童文学的教程》中提到,家长给孩子选择童书时,需要考虑那些,吸引孩子阅读兴趣的题材、游戏性丰富、艺术性丰富等等的童书。《亚当农场的一年》在这几点上,是符合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对农场的陌生,孩子很大程度上,有兴趣了解真实农场的场景。书中互动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往下翻。
如果孩子想了解农场,读一读《亚当农场的一年》。如果孩子还没想了解,也可以读一读《亚当农场的一年》。就像《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的那样:
孩子们的阅读是能够且应该多样化的——即使许多书与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没多大关系,甚至正因为这样,孩子们的阅读才更需要多样化。
通过阅读《亚当农场的一年》,让孩子了解真实农场的样子,也了解想拥有一个农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心怀真实的农场,又不止于农场。
祝阅读愉快。
我是弥小木,家有两娃,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