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一下( 二 )


这些话听起来是童言无忌 , 但这是孩子内心想法的真实体现 。

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3
夫妻关系应凌驾于亲子关系
虽然小孩子“吃醋”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 但当孩子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时 , 不能放任不管 。 不仅仅是在“情感敏感期” , 在整个童年如果未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领 , 会对其今后一生性心理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 并且容易造成孩子对异性、亲情认知、自我认知的欠缺或扭曲 。
首先 ,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角色榜样 。
和孩子同性别那方父母 , 需要给TA树立起正确的性别角色形象 , 比如男孩从妈妈的眼中感受到妈妈是尊重爸爸的 , 爸爸也爱护妈妈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 , 他逐渐会放弃“打败爸爸 , 拥有妈妈”的想法 。 男孩的内心独白可能是这样的:爸爸很好 , 他可以照顾好妈妈 , 我以后也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 而女孩会这样想:如果我像妈妈那样 , 成为她那样的人 , 我以后也会有像爸爸那样的人爱我 。 父母二人要让孩子喜欢父母恩爱的家庭氛围 , 并认同“爸爸和妈妈相爱”“他们都一样爱我”这种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的家庭关系 , 从而正确看待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 这就是给孩子的角色认同——男孩以爸爸为标杆 , 女孩以妈妈为榜样 , 家庭中的角色清晰 , 孩子就会健康发展 。
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其次 , 父母相处的模式 , 是孩子习得的模式 , 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择偶观以及相处之道 , 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观察身边的很多人你一定可以发现 , 那些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的人 , TA今后在选择对象时会避免选择像自己爸爸或妈妈那样的;如果从小到大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 , 家庭环境是非常幸福的 , 那TA以后找的对象也会趋向于像自己爸爸或妈妈那样的 。 一个人在选择伴侣时 , 是会参考自己原生家庭父母之间相处模式的 , 如果感情好 , 可以当作标准 , 要是感情不好 , 那就引以为鉴 。 最后 , 要记得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 在我们前几天的文章《配偶、孩子、父母 , 哪一层关系排第一位》中 , 提到了几种关系的排序问题 , 最佳排序应该是把伴侣放在第一位 。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
一个真正健康的家庭 , 一定会遵循这个法则——家庭之中 , 先出现的关系 , 要优于后出现的关系 。
因此 , 不管是在自己原生家庭里 , 还是自己组建了新家庭后 , 夫妻关系始终应该凌驾于亲子关系 。 在一家三口的家庭中 , 先爱自己 , 再爱伴侣 , 之后再一起爱孩子 , 由此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家庭 , 好的夫妻关系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在父母堂宝妈交流群中 , 我们也讨论了这个问题 , 有位妈妈提出:有了孩子以后默契地都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 。
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为什么男孩更爱妈妈,女孩更爱爸爸?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一下】有了娃后 , 确实我们很容易把孩子放到首位 , 今天在了解了“俄狄浦斯情结”后 , 相信大家一定意识到 , 要注意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