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由来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于公历3月5至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
本视频由、、录制


惊蛰的由来

文章插图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于公历3月5至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这个时节会响起春雷,在土里冬眠的昆虫会被惊醒,开始活动,所以被称为启蛰 。
【惊蛰的由来】它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气候特点雨水渐多,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蛰惊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